【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許多糖尿病患者長期服用降血糖藥物,血糖值居高不下,醫師建議,若血糖藥物控制三個月到半年不見效果,就應使用胰島素,除了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患者對病情的信心也會大為提升。
七十五歲的丁伯伯已經罹患糖尿病十幾年,在某醫院吃了多種糖尿病藥物治療五年多,曾同時吃了四種糖尿病藥物,但是血糖始終降不下來,整天頭昏、心情低落,甚至出現抽筋、神經痛等困擾,未見療效讓他對病情完全放棄,也顧不得飲食控制,甚至有輕生念頭。
後來丁伯伯轉到三軍總醫院治療,醫師先讓他以藥物治療,治療未見效果後,便建議他注射移島素,在醫護人員棄而不捨的規勸下,丁伯伯接受胰島素注射,「兩周後病情就改善了,」原本不抱希望的丁伯伯對生命又重燃希望,並且開始注重飲食,多吃蔬菜、五穀雜糧,注射三個月後,他的體重明顯降低五公斤,這樣的良性循環讓他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好,丁伯伯又恢復了往日的精神抖擻,到現在他已經注射四年胰島素,血糖值穩定控制在一百四十到一百六十之間。
三軍總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洪乙仁指出,多數患者抗拒胰島素注射,除了害怕打針之外,也有人錯誤認為使用胰島素會造成嚴重低血糖,或害怕腎功能受損。
洪乙仁說,美國糖尿病協會去年已經訂出糖尿病治療準則,三種口服降血糖藥物,未能把血糖降下來,就應該使用胰島素;他說,注射胰島素約一周就可以發現血糖下降,患者本身也可因成就感與身體狀況改善,而認真監測血糖與控制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