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選舉多且激烈,候選人盡抹黑抹黃對手,形成政治的語言暴力,孩童處於如此氛圍中,有樣學樣,政治穿透力之大,令人不寒而慄!
「阿扁當選就是砰!砰!砰!(槍聲)」自從去年三二○總統大選後,筆者就聽到女兒這句話,初次聞之,心想大概是看電視新聞「現學現賣」,所以未多加注意,但是持續一直聽著她們接龍式地愈講愈大聲,深覺情況不妙,一問之下,原來是與幼稚園小朋友「交流」的戰績。
兒童世界天真、無邪,他們或許不知道「公義」、「槍擊案」、「公投」、「弊案」等詞彙意思,但他們多少曉得大人們為各自的支持者爭得面紅耳赤、怒目相向,爸媽甚且因此離婚;他們聽著大人們反覆地說著主觀認知的不公不義,最後索性濃縮成簡短有力的文字符號,恰巧成了最具影響力的社會化教材,於是大人們的觀感被孩子不明究理地傳播著,又藉著大人們的稱許不斷增強,成了名副其實地散布仇恨與對立的工具。
只是,大人世界裡的政治對立,何苦這麼早染指兒童世界?沒留給孩子健康的生活環境,大人們罪孽深重,實在不應將兒童也拉進來,成了嗆聲、宣洩的應聲蟲,理該深切反省。
筆者很為被政治語言污染的童言童語捏一把冷汗,如今,看著電視螢幕中庸俗不堪的政治言語,齜牙咧嘴的畫面,筆者實在不對「選賢與能」存有私毫期待,只希望這場夢魘儘速落幕。蔡仁榮(高雄市/教師)
勿令政治污染校園
自三合一選舉展開以來,傳出數起教育行政機構要求地方中、小學校長動員輔選事件,類此違法行為不但令社會質疑教育人員的操守,更令學校教職員工承受壓力,對校園寧靜及課程進行均造成影響。
不論教育局、處對校長,或校長對校內教職員工,凡涉及政治動員皆係違反教育基本法、教育人員服務法的行為,不獨傷及整體教育人員形象,也背離學校教育的本質。
長期以來,政治人物對學校常持不當心態,視校園為政治資源,運用手段掌控人事,甚至視校長、家長會長等為選舉樁腳;如今不論朝野均高舉「教改」大旗、教育工作者固應嚴守政治中立立場,政治人物更宜本尊重態度,勿任政治黑手染指校園,也勿令「教育歸教育、政治歸政治」的理想淪為口號,也還校園一片安和淨土。關懷(台北市/退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