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淑芬台北報導】國立台灣博物館今年適逢建館百周年,特別推出「百年風華酖台灣博物館建築特展」,完整的呈現台博館設計、建造、風格、特色,以及百年來各項重要展覽。
文建會主委翁金珠昨天主持開幕典禮時表示,台博館在一百年當中,見證過日治、民國等各個時期的台灣歷史與人民的生活,在歷史發展軌跡中,具有不可抹滅的重大意義。
策展人、知名古蹟專家李乾朗指出,展場依據博物館發展歷程分三階段、四大展室,四大展室,分別為展示台博館前身;以清代台北城內天后宮為展示主軸;台博館在日治時期之興築歷程;兒玉、後藤銅像陳列室;展望未來。
李乾朗說,台博館大廳兩側原本矗立著博物館興建時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和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後來台博館將其移除收藏。,也將首度展出天后宮全景復原考證圖,包括前殿、正殿與左右護室形成兩殿四合院之格局。
另外,一件珍貴展品則是日治時期台灣博物館在興建時,舉行「上棟式」(相當於台灣傳統的上樑禮)所留下的棟札,一面寫有五位日本神衹之名。棟札的另一面則記錄當時,參與建造工程之人士姓名與其職稱。
台博館館長蕭宗煌表示,這座從二十世紀初就屹立於台北火車站前的博物館,在台北城、台北天后宮、台北新公園、台灣博物館等四個不同的時空中,見證了台北的繁榮,也提供了一個認識台灣的櫥窗。台灣博物館建築特展展期自二十三日到七月二十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