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獎浮濫 普遍現象

洪常元(彰縣二林/人事人員) |2008.01.23
552觀看次
字級

媒體抨擊施政滿意度幾乎吊車尾的移民署,去年居然以捉外勞為由,記了將近四千支嘉獎,太過於浮濫;隨後又發現,警政署功獎比例更勝移民署。

是過於浮濫,但一般公務人員卻更顯浮濫,例行業務都要敘獎,如兵役業務的身家調查、抽籤、體檢、護送入營等;社福業務的複查、居家調查、撥款,還細分成低收入、中低收入、獨居老人、單親等,每一個階段完成,上級機關便來函要求給予承辦人員敘獎,人事人員不辦都不行,但這都是例行業務,並無特殊事蹟,亦非考核成績名列前幾名,反正是統統有獎。

依「公務人員平時獎懲標準表」,只要「圓滿達成任務,成績優良」,或「負責盡職,成績優良者」都可敘獎。所謂「成績優良」根本沒標準,因此只要完成任務,敘獎便是理所當然,首長或上級機關也樂得做濫好人,反正只要一句話或一張公文就可當好人,何樂不為?至於懲處,能免就免,免得傷了同仁和氣,所以頂多口頭告誡。

但也因敘獎過於浮濫,並無實質效果,所以同事常戲說「一個嘉獎不如一碗陽春麵」,但卻造成人事人員的工作負擔,因此除了移民署、警政署要檢討獎懲制度外,行政機關也該檢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