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溜冰迎冬奧

文/孫博 |2022.01.24
747觀看次
字級

文/孫博

北京二○二二年冬奧會已經進入倒數計時,我熱血沸騰。運動員在冰雪上創造「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著實不易,需要高超的運動技巧和頑強的拚搏精神。暫且不說無舵雪橇、高山滑雪等高難度項目,就拿滑雪、溜冰來說,要想玩得轉,也不是三隻手指捏田螺那般簡單,我自己就深有體會。

我在上海長大,自幼愛好運動,學生時代是中長跑選手。由於長期在南方生活,我從未接觸過冰雪運動,偏偏三十多年前,我來到了天寒地凍的加拿大。因為多倫多的緯度與長春一致,冬天漫長而寒冷,所以當地人十分喜歡滑雪、滑冰、雪橇、冰壺等冰雪運動。

一九九○年底,我到加拿大的第一個冬天,就被幾個熱心的朋友抓去滑雪了。我毫無經驗,只好硬著頭皮上陣。

我已記不清那個滑雪場的名字,只記得當時是一個晴朗的周末,滑雪場裡有幾座不高的山。朋友為我準備了全套設備,包括滑雪靴、滑雪鏡、手套、頭盔、護膝等。

在高個子羅伯特的指導下,我先給右腳穿上滑雪板,在雪地上慢慢滑行三圈之後,又換左腳滑行了三圈。當雙腳都穿上滑雪板,我突然感到腳下沉甸甸的,真的是寸步難行。

羅伯特讓我朝前看,用雪杖作支撐,大膽往前滑。我「依樣畫葫蘆」,跟在他身後時而直線滑行,時而煞車,跌倒了就馬上爬起。經過幾個來回,他見我做得有模有樣,便開始教我左右轉彎。那座山的坡度並不大,我還能勉強應付。幾個回合下來,他決定帶我向大斜坡進發,沿坡有拖繩,可牽引而上,到高坡頂部再滑下。

我與羅伯特來到高坡頂部,在他檢查完所有裝備後,我就往下滑了。一開始還不錯,但到半山腰時出了狀況——由於速度太快,我無法煞車。我想用小轉彎來減速,殊不知一轉彎竟然完全失控,先撞向近處的拖繩,反彈之後又來了個急轉彎,快速滾向遠處,直至碰到一條小木柱才停下。我躺在雪地上,全身麻木,羅伯特火速趕來,發現我的左小腿已經受傷,我往褲管裡一摸,還流血了,一幫人立刻跑過來救援……

沒想到我第一次滑雪就掛彩了,幸好防護全面,並未造成重傷。從此以後,我再也不敢滑雪了,一是因為工作繁忙,二是因為有嚴重的心理障礙。

我的兩個兒子相差三歲,他們倆上幼兒園的時候,幾乎同時提出要學溜冰,我馬上到社區活動中心報了名。他們倆學得津津有味,但一周一次課的頻率顯然是不夠的,平時還得多加練習。為了防止發生意外,我自告奮勇,提出要與他們倆一起溜冰,太太用懷疑的目光看著我,我拍著胸脯說:「我在上海溜過好幾年旱冰,技術還不賴。」

太太給我買了溜冰鞋,我雄赳赳地進入溜冰場。溜了二十來分鐘,雖然摔了三跤,腳感也上來了。半個多小時後,我加快速度,轉起大圈,儼然成為一個熟手,兩個兒子看傻了眼……跟我溜冰一個多月,他們倆的技術突飛猛進,也不用再和教練學了。

從那時起,一到冬天,我們全家每周都會去溜冰,太太專心做後勤工作。這一家庭「傳統活動」,保持了好多年,彌足珍貴。

許多人以為,溜冰是舶來品,是從外國傳到中國的。其實,早在宋代就已經有了這項運動,那時稱為「冰嬉」,《宋史》就有明確記載到:皇帝「幸後苑,觀冰嬉」。該項運動延續了好幾個朝代,到了清朝,已經成了民間普遍的文娛活動。

據乾隆年間出版的《帝京歲時紀勝》所說:「冰上滑擦者所著之履,皆有鐵齒。流行冰上,如星馳電掣,爭先奪標取勝。」這就是如今的速度滑冰比賽。翻開冬奧會的歷史,第一屆於一九二四年在法國舉行,男子速滑比賽被列為比賽項目。而女子速滑直到一九六○年才被列為比賽項目,那已經是第八屆了。

彈指一揮間,到了兩個孩子上中學的時候了。每年冬天,學校都會組織滑雪,有專人負責教授。他們倆自幼喜歡運動,學起滑雪也是手到擒來,只一年,就達到了較高的水平。

大約十年前,他們倆追問我為什麼不再滑雪,我才道出二十年前的糗事。他們倆費了好大勁兒說服我,說我身體健康、膽大心細,再加上有溜冰基礎,只要方法得當,應該很快就能學會滑雪。

一個周末,我們全家去著名的藍山滑雪場度假。我先看了他們兩人的滑雪表演,精采得出乎想像;之後,兩人輪流做我的教練,手把手地教我滑雪。

他們倆一致認為初學者,關鍵是要學會煞車,即在任意坡度和速度下,能夠快速、有效地停下來。

最基礎的煞車是「犁式煞車」,俗稱「內八字」;過了個把小時,見我已經掌握了「犁式煞車」的要領,他們倆又教我「平行煞車」。翌日,我又學習了轉向和控速的技能。兩天下來,我可以在小坡上單獨滑雪,再後來,我跟著他們倆去了幾次滑雪場,一次比一次有長進,終於消除了心理障礙。

六七年前,兩個兒子先後離家上大學,他們倆有了自己的朋友圈,每年冬天都會與朋友們一起滑雪。尤其是二兒子,近來成為滑雪發燒友,花重金購置了全套滑雪設備。人老識相,我不再跟著年輕人去湊熱鬧,再說,家庭醫生也不建議我參加劇烈運動。目下,他們倆都在美國工作,忙得腳不沾地,一起滑雪、溜冰,似乎成了奢望……

夜已深,冰雹敲打玻璃窗,沙沙作響。太太突然闖進書房,叫我看微信群,我立馬停筆。月前,我把北京冬奧會一百天倒計時的宣傳片轉到微信群裡,兩個兒子看後決定耶誕節回家時,帶我們去滑雪、溜冰,重溫美好時光。我即刻回覆:可以跟你們去看看,但老胳膊老腿,恐怕不敢玩了。大兒子回覆:我和弟弟會保護您,不用擔心!二兒子回覆:就像以前您保護我們一樣。

我樂得老淚縱橫,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大兒子又寫道:我喜歡宣傳片中的這句話「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二兒子表示贊同。太太回覆:中文是「一起向未來」。

的確如此,不管年紀多大,我們都要以飽滿的熱情,跟隨朝氣蓬勃的年輕人,一起奔向美好的未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