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台灣很有人情味、我很喜歡這裡。」目前就讀銘傳大學,穿著一身粉紅旗袍、掛著一臉靦腆微笑的小蘭,五年前從貝里斯遠渡重洋來台學中文,從不會隻字半語,到可以進行日常對話。她笑著說,這一切的轉變都得感謝樂於助人的台灣人。
昨天舉辦的「立足台灣、放眼世界—大學國際化成果記者會」上,共有台大、政
大、成大、銘傳等四所大學輪番上台介紹自身學校的國際化成果,更邀集校內的外國學生齊聚一堂,演唱台語歌曲、表演中國武術、現場揮毫,大方秀出這些飄洋過海的異國學子,在課程之外所學的各種十八般武藝,逗趣活潑的表演,加上不同的膚色、語言,讓這場記者會宛如一場熱鬧的聯合國嘉年華會。
教育部高教司表示,為鼓勵國內各大學提升國際化、加強競爭力,近年來持續推動大學建立雙語化環境、擴大招收外國學生補助計畫、開辦國際研究生學程。推行至今,效果已逐漸展現,其中外國學生人數更從九十二學年度的一千四百二十人增加到九十三學年度的一千八百餘人,預計接下來將可增至兩千七百多人。
其中,為了全面推展國際化,台大除了開辦多項英語授課學程外,亦加強國際交流活動,外籍生人數也從去年的兩百五十八名增加到三百四十三名,成長比例達兩成五。而為了邁向頂尖大學,台大強調,未來將從「五年五百億」的經費中規畫一億五千萬來推動國際化事務,打造國際化校園。
此外,政大、成大、銘傳對於推動國際化亦是不遺餘力。政大首開大學先例在今年八月創設「國際教育交流中心」、藉此促進政大與外國師生的交流;成大則是透過「成英計畫」、「英語環境生活競賽」等方式,來提升學校國際化程度。而銘傳則是在民國九十年就成立「國際學院」,藉由全程英文授課與完善的生活輔導措施,吸引外國學生來校就讀,強化學校的國際化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