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總為湯湯裝葉克膜維生 五天後出現併發症 及時獲心臟移植 是國內首例
【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五歲的湯湯,罹患擴大型心肌病變,去年底發病,在苦等不到心臟移植的狀況下,醫院先為其裝上人工心臟,延長等待時間,才順利等到心臟移植機會,成為國內首例小兒人工心臟移植,也是亞洲最小人工心臟移植個案。
湯湯去年七月病情惡化;八月已經是心臟衰竭末期,只有換心一途;二個月等不到心臟,十月併發嚴重休克,醫師為其裝上葉克膜維持生命;但葉克膜,只能維持二到四周運作,置放愈久,會有愈多併發症,且葉克膜裝置七天後,再進行心臟移植失敗率高。
葉克膜裝上二天後,醫院開始與柏林心臟醫學中心(DHZB)和廠商聯繫人工心臟事宜,也發文給衛生署醫事處,請求緊急醫療治療同意,申請人體試驗。葉克膜裝上五天後,湯湯的併發症就開始出現,腎功能走下坡、胃出血。
在移植黃金期最後一天,衛生署終於核準通過;一天後人工心臟、儀器也順利空運來台,當晚湯湯出現肺臟、口腔、鼻子和胃的出血併發症,所幸馬上幫湯湯換上人工心臟,靠著人工心臟的支持,湯湯繼續等待器官捐贈,終於在十一月十二日獲得心臟移植機會,今年一月十一日出院。
台北榮總心臟外科醫師張效煌,曾經到柏林學習小兒人工心臟移植,且北榮與當柏林心臟醫學中心有健教合作,因此才可以順利完成這次手術。不過很多小朋友不是這麼幸運的。張效皇說,等待心臟移植本來就不容易,且小朋友心臟非常小,更不容易找到合適的心臟,多數小朋友都無法長期等待而死亡。也因此,醫師建議國內盡快核准人工心臟心臟移植,並開放健保給付。
醫師也建議,罹患嚴重心臟衰竭的小兒病患,應考慮以小兒人工心臟,做為等待心臟移植,或是幫助心臟恢復的橋樑 。
北榮心臟外科主任翁仁崇說,台灣目前仍不核准小兒人工心臟,因為小朋友的心臟小,因此置換人工心臟特別困難,猶如「以管窺天」般,相當困難,人工心臟一端接著左心尖,一端接著上升主動脈,僅有一次連接的機會,若第一次失敗就前功盡棄。
張效煌指出,目前亞洲僅三例小孩人工心臟移植,香港兩例分別是八歲和九歲,湯湯是亞洲最小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