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無論有無接種疫苗,都會感染Omicron

 |2022.01.22
975觀看次
字級
面對Omicron的超強傳染性,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認為,目前的辦法就只有打加強針。圖為安徽農業大學本月6日為全校師生施打新冠疫苗加強針。圖/新華社

【本報台北報導】大陸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指出,目前全球的疫情顯示,現有疫苗效果在於減輕感染後的症狀和死亡,但抵擋不住Omicron毒株的感染。他形容,Omicron的傳染性強,就強在「通吃」。也就是不管有沒有接種疫苗,Omicron都可以感染。

吳尊友接受《新京報》專訪時表示,歐美國家在面對Omicron毒株時沒有採取有力的防控措施,反而放鬆了防禦,任由Omicron毒株傳播,進一步導致了全球的擴散。大陸目前的境外輸入病例主要來源就是歐美國家,尤其是美國。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圖/取自新京報

吳尊友指出,雖然南非是Omicron毒株最早發現的國家,但在向世界範圍內傳播擴散中真正起「放大器」作用的是美國、英國。

吳尊友說,我們目前對Omicron毒株的認識還非常有限。原來認為它的傳染性強,是根據實驗室研究得出的結果。現在認識到Omicron毒株的傳染性強,強在「通吃」。什麼叫通吃?就是不管接沒接種疫苗,Omicron毒株都可以感染。

例如,天津本月12日公布的107例病例,僅1例未接種過疫苗,其餘均接種過,甚至有32例完成了加強針接種。

吳尊友表示,同樣是冠狀病毒的新冠病毒、2003年的SARS和MERS,病死率(即每百例感染者中死亡的比率)最高的是MERS,大約是34%,SARS是10%左右,新冠病毒約2%(WHO公布的數據約1.7%)。

但新冠病毒造成的社會影響和經濟損失卻是最大,造成的死亡也最多。因為感染新冠病毒病例的基數大,儘管病死率相對低,但死亡的病例絕對數也就相應會多。

同理,Omicron由於其隱匿性傳播,造成感染的人數更多了,雖然病死率不高,但死亡的絕對數還是會更大一些。

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截至台北時間22日6時21分的前24小時,美國新增確診病例88萬6,563例,新增死亡病例4,303例。

對於有專家認為,新冠病毒在Omicron毒株影響下,可能變成像流感一樣,但吳尊友認為,這種可能性很小。因為流感是上呼吸道疾病,主要感染咽喉部位;冠狀病毒是下呼吸道疾病,主要感染肺部,也有可能感染人的其它器官。

吳尊友表示,病毒感染的部位不一樣,出現的症狀就不一樣,肺部感染容易引起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就很少引起肺炎。而且感染新冠病毒的病死率,即使是病死率較低的Omicron毒株,也比流感高。

此外,流感疫苗的保護效力時長能維持一年,新冠疫苗也就三到六個月。因此,很難把新冠當作流感一樣來看待。

吳尊友指出,Omicron毒株感染後的症狀輕了,這對個體來說是好事,但群體防控的難度就更大了。同時,Omicron也使得疫苗防控策略需要進一步調整,目前的辦法就只有打加強針。

面對未來還可能出現更多的變異毒株,吳尊友認為,除了接種疫苗,還是要採取社會防控或公共衛生防護措施,將其與生物學防控結合起來應用,效果才會更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