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豐原站有一名七十六歲的老太太,先買儲值卡購票,再轉售乘客,賺取儲值卡與票面價之間的一折利潤;老太太照車票面值轉售,不是賣黃牛票,也不是預購畫位車票,再居奇轉售,理論上未違法,只是賺這種辛苦錢讓人不忍;更不忍的是,幾名外勞拿票後竟不付錢就走人,老太太怕賣票行為失當,不敢報警。
豐原站現象不是孤案,台中市車站早有這種微利行業,有一名退休老人還穿著國旗裝轉售車票。在車站打工的老人受訪時說,因找不到其他適合的工作,為了生計才進車站打工。
台灣有過銳意發展經濟、勤儉建國、國民充分就業、國民所得年年成長的美好歲月;如今台灣人冒險創業、做生意精明的特質並未改變,國民教育水準比過去更高,可是現在的退休老人迫於生計,須走進車站賺取蠅頭小利,這不是社會福利問題,基本上這是台灣經濟不進則退、愈益沉淪的指標。
台灣經濟不是健全的資本主義,因為市場上充斥政治特權,扭曲了公平競爭精神,商人到處找政治特權承包工程;各級政府每年經建、採購預算動輒成百上千億元,可是連賣點禮品、西點都要走門路。政治腐敗弱化了台灣廠商競爭力,端不上國際競爭檯面。
台灣經濟也不再是從前計畫經濟的格局,很多公共投資視政黨選舉利益的需要而定奪;產業政策、獎勵民間投資方向,不符合世界潮流,也與東亞鄰國背道而馳。過去搞的南向政策,往泰、越、印尼、菲律賓投資,已證明走不出局面;高科技產業西進,和第三波優質農業進軍大陸,都被粗暴愚昧地擋下。
台灣經貿政策的源頭,已鎖死在政黨選票利益上,執政黨藉大陸政權,恫嚇台灣人須犧牲經濟利益一致對付大陸。在野黨走兩岸和解互利的路,執政黨不隨之起舞;在野黨批評銀行整併、國營事業民營化、股市禿鷹充斥權錢勾結、不公不義甚至不法,執政黨卻視為改革。
台灣靠民國七十年代以前的經濟老本吃到現在,十七年來,大學畢業生初就業,起薪不升反降;年輕人所得僅夠自己花用,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慉家庭;政府社福用之於買選票有餘,老吾老、幼吾幼卻顯然不足。經濟問題本應促成政黨輪替執政,可是一到大選政客即分化族群、操弄階級批鬥,挾自行演繹的大陸威脅論打江山。
這些年,擅長選舉打江山的人不擅長治國,民主失德、經濟沉淪,國民所得不再成長,老人才不得不進車站賣票;這不是個案,電視新聞裡又在報導,有一個家庭因繳不起電費遭斷電,點蠟燭引起火災,祖孫二人均受傷。為政者豈能不思考,經營了一個什麼樣的糟糕環境,使小民要受這般折磨呢?沒有人會唱衰台灣,只會有人做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