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毛麗貞屏東報導】寒流一波接一波來襲,對有皮膚過敏的人又是一大考驗,有的老年人洗澡愈洗愈癢,有的糖尿病患抓破皮,引發蜂窩性組織炎。醫師呼籲保持室內濕度,乾性肌膚應擦乳液預防。
寶建醫院整形外科醫師林鴻儒指出,糖尿病患因冬季癢難受,抓破皮引發蜂窩性組織炎,甚至抓到壞死性肌膜炎,有人需要植皮才能讓傷口復原,更有人因延誤治療而截肢。
魚麟癬、異位性皮膚炎、富貴手等,是冬季濕疹的好發族群。林鴻儒說,濕疹病例以逾五十歲患者居多,老年人以為皮膚不潔拚命洗澡,或因誤信偏方,如添加鹽、酒、醋、薑母、茶葉加以搓洗,洗熱水再加消毒水,反把皮膚僅存的一點油脂也洗掉,結果皮膚更乾燥,「愈癢愈洗,愈洗愈癢」,洗出惱人的皮膚炎。
林鴻儒表示,皮膚是重要的濕度感應器,尤其中年以上的人,皮膚表面的油脂分泌逐漸不足,皮膚愈顯乾燥甚至龜裂,溫濕度下降就易造成皮膚發癢,尤其下肢小腿前側更為明顯。
林醫師呼籲,乾性膚質者應提早預防,如擦些護膚乳液,皮膚發癢時,不宜劇烈搔抓,易抓出濕疹樣病變。居住的房間濕度也不要太低,若使用除濕機及電暖氣,更易加速皮膚水分的喪失,可在房內放一盆水,維持室內的相對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