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擷秀》惜時

菲爾 |2008.01.14
823觀看次
字級



古人早就知道珍惜時光是重要的事情。學習要惜時,可說是古詩文裡最常見的主題之一。

漢代的劉向在其《說苑‧建本篇》中提及,春秋時晉國著名的大音樂家、政治家、大學者師曠曾對晉平公說:「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說明不分老幼,都應抓緊時間學習,並以此來鼓勵老年的晉平公。

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在他的〈雜詩〉裡也表示:「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他認為人們必須珍惜時光,利用有限的時間來讀書。

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在書法史上被人譽為繼二王(王羲之,王獻之)之後成就最高、影響最廣者。

他一生忠烈事蹟很多,是一位愛國書法家兼詩人。少時家貧,只好用筆醮黃土水在牆上練字。對於求學,他也講究惜時,他寫〈勸學〉詩:「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唐代女詩人杜秋娘雖然是青樓女子,但她卻寫了一首留傳千古的〈金縷衣〉:「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此詩文句淺白,但意味深長。它勸人珍惜時光,學習尤其該趁早,才不會在老年時後悔。

南宋理學家朱熹寫過:「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他勸少年們珍惜光陰和有限的青春,刻苦求學,將來才會有所作為。

南宋初期的抗金名將,岳飛寫了傳世的〈滿江紅〉,裡面有一句「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這一詞句,今人往往用來勸勉年輕人不可賦閒懈怠,以免等到頭髮都變白時,只會換來空空的悔恨。它既表達岳飛的決心毅力,也給予讀者很高的警戒。難怪被傳誦千古。

再如關漢卿所寫:「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人生就只有一次,所以無論年齡大小,我們都應即時開始,充分把握學習的時間,以便在有涯的生命裡,盡情遨遊在無涯的學海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