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朗國小學生入境隨俗,穿「緬」服做客去。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教育部日前頒發110年度全國性多元文化教育優良教案甄選獎項,新北市送件12案全數獲獎,其中秀朗國小、瑞濱國小團隊更分別摘下新住民語文學習教材教案設計類、多元文化教育教案設計類特優獎項。
秀朗國小校長同時也是新北市國教輔導團新住民語文小組召集人曾秀珠表示,藉著穿著行禮的教案設計,讓學生不僅學會緬甸語,也從服飾體驗進而尊重該國歷史、氣候、生活、日常習慣所產出的文化意義。「女生才能穿裙子!?」這種性別刻板印象,是秀朗國小推出教案的最初發想,故選定「沙龍」設計教案及文化體驗,以學習異國文化並尊重性別差異。
緬甸男生從小到大不論學校制服、進寺廟膜拜服裝或結婚禮服都穿沙龍,並搭配穿夾腳拖出門,秀朗國小緬甸語李艷菁老師進行這門課時,也請男同學穿沙龍,只見他們臉紅到耳根,女同學們好說歹說,解釋「剛剛老師說連緬甸總理政要接見外賓,不也都穿裙子?」男同學才鼓起勇氣嘗試,在老師悉心說明下男同學豁然開朗,開始覺得穿沙龍「走路有風」,甚至模仿進寺廟參拜動作。
另一組奪魁的是瑞濱國小團隊,以「『捲』土重來,『碳』好『食』在-從異國味到在地味」為主題設計教案。以越南、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4國春捲美食出發,學生透過iPad認識各國春捲,並記錄食材,從中發現食材與碳足跡對自然環境影響,結合在地國際化的精神,採用當地當季食材,導入減碳行動,並保留異國風味酸甜辣特色醬料及烹煮方式,引導學生秀出創意「食」境秀。
教育局張明文表示,新北市國教輔導團新住民語文小組多年來帶領新住民語文教支人員設計教案,從性別平等、國際禮儀、碳足跡計算及優先選用在地食材等發想,深具創新精神,新的年度將結合九大分區素養導向之教師多元文化研習,開發更多優良教案融入課程教學,藉以打開學生國際視野,培育世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