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人貴人 可貴何人

文/PM |2022.01.18
1122觀看次
字級

文/PM

每年的生日都有禮金,算是紅利日,我順便算了握在手裡的時間,哈!不多、不再多了,所幸我這身破銅爛鐵,也調養得回魂六分。

前半段人生,打從少年,我就不曾間斷透支體力和腦力,一意自憑己力換取前途;然而所喜所事並非高獲利的產業或科技,而是人人都能來上一手的文學,所以周遭常有人跟我提及貴人。

只不過要我應和周遭的婉轉,當真前往應酬或奉承幾句,甚至就那麼湊巧地順理成章,認眼前的大富大貴當乾媽乾爹,我都自知臉上立刻尷尬扭曲,場面頓時冷卻。

當然即使年少,我也心裡明白,對方性情確實溫雅,也足以改造我坎坷不絕的去路,然而,無論如何婉約的美意,對於乾淨的心識,真的就是突如其來的尷尬。

可是我周遭的貴人仍舊不斷的,並且往往在我人生攸關存亡之際,一把拉回我的生命,而那通常便是救我離險的醫師和醫事人員了。

這些醫界貴人品格高尚,對貧病如我一無所求,就診日久,其實思辨能力不淺的我,雖不曾多話,也難免「讀懂」他們發自心裡的聲音。

是的,寫作這分職志,稍不留神,一步錯、步步錯,過不久便是長年的貧病纏身;可是無論處於任何境界,只要明白清晰的文學初衷不變,那個從邏輯、敘述和象徵等藝術筆法間,靜下心來練就的洞察力,往往出人意表,甚至要避免言語、以免驚人或傷人。

也因此,長年在醫療院所就診或領藥,即使彷彿例行的院所和診間公告、人來人往、三言兩語、意無所指的語態和語氣,投射於透明的文學初心之中,都足以沉默地映現醫界人生,層層疊疊的理性與感性。也就是這些仁心仁術的醫師,如同我們在職場所見,權位轉換之際的崢嶸或嘆息、白袍後的人生和背影。

所以往年在學校就學、職場工作,常聽同學或同事感慨自己的出身、父母的拙於栽培,那時我總不意心中一愣:這是該抱怨的事情嗎?

後來我才如實領會,這並非他們對於生活與人生,僅僅足以看見表象的一切;而是當下的生活中,他們只願單看那麼皮面的膚淺,好將自己所有的無能為力,悉數歸咎於社會不公、上蒼不義,並因此鬆了口氣。

然而,每個人的人生都有能力不及、都要嘆息的,即便拉拔或救拔我們的貴人,也不能免於這種必然。只是這點嘆息,不要淪為怨懟才好。

因為當我們不自覺的,就是要嘆口長氣才能舒緩下來,也就是自己的心、腦都該休息的時刻。鬆開頑強的執著、狂轉無休的腦袋,讓自己的心口空出來,意念緩而呼吸長,接下來的現實生活,才能有所謂的「心轉境轉」。

畢竟唯有驕慢而疲勞不放的心識漸次歇下,混淆的念頭沉澱又沉澱,一條條坦途,才能在自愚愚人、無端的勞碌之後,條理分明地看在眼前。而這或許便是星雲大師,之所以開解「禪貧密富方便淨」的道理吧?

大師所言當然並非學禪就貧、修密必得富貴,而嘴上淨土真的處處暢行,正如片段片段的人生,都對應不同的佛法與辦法;至於我們能否開竅、得遇得度,其實無從仰仗貴人,因為貴人不見得有閒又有心情。

所以這句話要自己拿在手上轉轉,才能清楚:倘若生活出了問題,我們最好靠佛法轉動自心,設想辦法。比如遇上窘境,更是機會學習以禪觀解世,得知得解何以自陷苦厄、自行開脫;而若是閒時閒心比他人豐裕,或許較有餘裕管窺密法,至於要說學得如何?究竟是密,當然是自境自造、自心自見,唯有自知才能自明;那麼假使人生至此,已然隨遇而安、方便就好、凡事坦然,那麼,明澈清淨的淨土法門加把勁,便足以此生豁然、處處明朗。

人生有喜、有怒、有哀,當然也有樂,這些是生命的滾輪間,終日都要輪迴的人相、我相、眾生相,任誰也逃不過的現世流轉。

倘若當真體解這樣不值、那般也不划算時,無論如何行點慈悲、歡歡喜喜捨下當捨,做些人生在世,確實該當認真的功課,還能吃些好飯、睡些好覺,心定神寧遍嘗人生百味。

若說連這麼點起碼的、生活的寬寬鬆鬆,都吝於施捨給自己,那麼,積攢再多都無有閒心,眼前不過就是瑣瑣碎碎,落得做什麼不愛什麼,甚至不愛自己,連無意照見鏡中的自己,欸,也是不喜。

人往往要到年華已老、青春不再,風光不覺風光、富貴也無有滋味時,才肯為自己的人生,留下一段善待身心,無愧於世、於心的「中場休息時間」。

或許我幸、也許不幸,搶先一步災厄連年,因此我對自己慷慨,習於打賞自己身心的休息。儘管工作一如往年,無間無斷,然而該做的事盡管完成,而人事已畢,就不在腦裡,只管休息。

也因此我不盼貴人,只知世間最貴、卻往往賤賣的,正是自心。既然我就是自己最貴之人,便無須賤賣自己,又另覓貴人。

人間正如《金剛經》明示的邏輯,貪有即無、無中又有,格外捉弄執著的人。所以無論如何付出心血、心中如何把握,能有就有、若無便無,別跟自己過不去。

是有是無,往往是人前有、人後無;也許一時有、一時無;乃至轉瞬有、剎那無。

這些認識早早安在心中才好,因為我們都早已經歷這樣的常態,只是心中有數之後,自己還要不要捉弄自己、又去糟蹋別人而已。

生活不該拖延,包括休息的時間。就如同我們熟悉的語詞「作息」,有所工作,就該當休息。因為萬事萬物每天都會輪迴,隨時變化、乃至幻化,因此一切念頭、一切作為,也當隨順世間與出世間輪迴。有生之餘,就應當休息、平息。

所以就作息作息,盡了心力,就放下心、手之中的一切,好好好好的,讓身體休轉、腦中一切平息。無須自尋晦氣,與人爭論、奢論,故作姿態、瞎做無聊。

不過我們每天都會如此自討沒趣、自尋苦厄,所以我們每天都需要貴人,而這位天天有空,不曾間斷應和我們所求、鬆綁生活的自求枷鎖的,再貴不過的貴人,不必張望,稍稍低頭,看往自己心口,就在那裡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