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原不以詩為務,禪者寫詩,或為本心流露,或應緣而生,端
賴直覺,不以法度為縛,但象外之趣卻特別動人。
五代西蜀有位貫休禪師,字德隱,俗姓姜氏,婺州 (浙江金華)蘭溪登高人。幼承庭訓,受薰儒學,年僅七歲,捨俗入釋,一瓶一缽,且僧且遊,能畫能詩,頗負盛名。山居清修,精進不已,在〈山居詩〉有言:「但令心似蓮花潔,何必身將槁木齊。」
寫的是小事,體的是大道。禪句之美,卻往往一、二句即止,皆是自家風光,渾然天成。
一般的示法詩佳作難尋,而好的示法詩,必發自於生命經驗,因此奇趣盎然直透心源。
昔時丙子年炎炎夏日,正值一年一度的結夏,亦即「夏安居」、「雨安居」,是所謂的「結夏安居」;三月安居宜精進用功,參酌頓立夫印蛻,瑑刻此朱文七字印。
布局分為三行,採用三二二的方式排列,字與字間隔,層次分明,每行均留有空白,讓每一字均能盡情舒展,使空間顯得開闊輕盈。運用小切刀逐字細刻慢鑿,不溫不火任其自然,得以契入清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