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永平
又到元旦,各種禮物在校園中悄然氾濫。有帶音樂的彩色賀卡,有憨態可掬的毛絨玩具,有奼紫嫣紅的鮮花……精美的禮物,寄託學生對老師的敬意和祝福。
學生漲紅小臉,笑咪咪地雙手捧禮物送給老師,道一聲:「老師,新年快樂!」那一刻,老師臉兒笑成了花,心中湧起成就感、幸福感、自豪感。
但我無意中聽到學生的對話:「元旦節,送禮節。」「今年給老師買什麼禮物呢,送什麼才能讓老師喜歡呢?」我的內心觸動,五味雜陳。每逢節日,學生蜂擁給老師送禮物。雖說禮輕情意重,但送來送去,味道就變了。一件小禮物,八九十元,一籃鮮花,一兩百元,更有甚者,送購物卡和禮金。
班會課上,我對學生上了一堂感恩教育,提出「今年元旦不送禮,送禮就送自做的禮」,開展「自己動手做禮物,送給敬愛的好老師」活動。學生興趣盎然,情緒高漲。
此後的幾天裡,我對學生花錢買來的禮物如數奉還,卻留下學生自做的禮物。這些特別的禮物,用生活中常見的小物件製作,有樹葉拼作的愛心標本、有絲線繡製的花鳥圖、有大米和麥子黏拼的圖畫、有石頭黏拼的藝術品……禮物粗糙卻充滿情趣,樸拙卻充滿智慧。
其他任課教師也欣喜地告訴我,學生動手做的禮物有創意有美感,最讓他們喜歡。活動收到意料之外的效果。
靈光乍現,我把學生做的「禮物」推廣到全校。我提議任課老師拿出學生送的禮物,在班上辦一個禮物展,老師們拍手稱讚。師生紛紛來參觀,對「禮物」大表讚揚。校長也來了,仔細觀看了「禮物」,對我們班推動的活動豎起大拇指。
第二天晨會,校長對我們班元旦節活動給予高度評價,公開表示,以後的節日,全校要展開這一類「自己動手做禮物」的活動,如此,可讓學生學習對尊長有感恩的心,更培養多元創造的實踐力。
今年元旦,我收穫了滿滿的驚喜和感動。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