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雜談】 高齡及第的清代翰林

文/王兆貴 |2022.01.13
628觀看次
字級

文/王兆貴

最初,從課本裡讀到「范進中舉」的故事,當時閱歷有限,只是感到范進迂腐可笑;後來再看《儒林外史》,內心雖有些悲涼,但覺得不過是小說。當我從史籍中窺見清代科舉的實情,方知「范進中舉」的現象並非虛構,也不是個案。

乾隆六十年,各地上報參加會試的考生中,七十歲以上的有一百多人。在《清稗類鈔‧老年科目》中,年過半百後進入會試乃至殿試的,就有十五例,有名有姓有年代。其中,最年長的已是八十五歲高齡。

這位進士及第的老翁叫王服經,山東陵縣(今德州陵城區)人,生於雍正二年(一七二四),卒於嘉慶二十一年(一八一六),歷經三朝。王服經十八歲就名聞鄉里,卻屢試不第,賜為舉人那年,已經八十歲了。門生勸他第二年參加會試,他覺得自己的學問還不到火候,待到下一次春闈,進京趕考,王服經位列三甲。這年,他已走過八十五個春秋。主考官面奏皇上,授為翰林院檢討時,稱他比宋代八十二歲中進士的梁顥大三歲。

王服經高齡入選翰林院這件事,除了載入《清仁宗實錄》外,《清稗類鈔》、《郎潛紀聞初筆》、《鄉園憶舊錄》等書均有記述,當非傳聞。另據宋代以來的史料得知,當時的科考年齡沒有上限。清代雖然對高齡舉子進京趕考尤為嘉許,但授予王服經翰林院檢討之職並非例外「恩賞」,而是錄取有據,實至名歸。因此,《清仁宗實錄》標明,王服經「殿試三甲,文理清通,引見時看其精力尚健」。

王服經老驥伏櫪的進取之心可嘉,可他畢竟老邁,即便滿腹經綸,又能發揮什麼作用呢?拚卻一生換來光宗耀祖的門面,究竟值不值得?更有甚者,嘉慶元年,杭州一位老秀才王嚴八十六歲中舉,還沒來得及參加會試就去世了。

科舉制度在歷史上延續了一千二百餘年,選拔出十萬名以上的進士,百萬名以上的舉人,為朝廷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棟梁之才。可貴的是,科舉取仕不拘一格,不分貴賤,為天下寒士開闢了一條參與治國理政的成才之路。但是,隨著這一制度的僵化,與社會發展日益背離。

清代末期,西風東漸,科技興起,科考的命題卻陳腐不堪,由此帶來的教育導向也就沒落昏聵。後來,雖然在詩賦、經義基礎上,先後增設了算學、經濟、時務、策論科目,但八股取士的基本模式沒變,且在戊戌變法失敗後,悉照舊例。直到光緒三十一年(一九○五),經有識之士奏請「革千年沉痾之積弊」,終以「立停科舉以廣學校」上諭的形式,翌年廢除科舉。

從隋唐到清末,為了求取功名,應舉者趨之若鶩,寧可窮困潦倒半生,也不輕言放棄,以至晚年還在趕考,明知為官已無能為力,仍要博個名頭,光耀門楣,蔭及子孫。廢除科舉的消息傳來,有人竟嚎啕大哭,甚至自盡,可見功名二字的荼毒有多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