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因景氣持續低迷,民眾縮衣節食,愛心也跟著縮水,喜憨兒、伊甸、心路、陽光基金會等為身心障礙者提供工作機會的庇護工廠,都遭經營困境,甚至有的不堪賠累,已悄然拉下大門。
這些庇護工廠或商店多半是洗衣、西點烘焙和洗車,是標準的服務業,景氣好時民眾樂意多光臨照顧弱勢,但景氣不佳時民眾的民生必需品開銷都大幅增加,當然會減少可有可無型的消費,庇護工廠必遭衝擊。
以筆者和同事為例,我會抽空到高雄市政府對面的春陽洗車中心洗車,最近經過時發現,車輛明顯減少很多,連假日也門可羅雀,身心障礙者只能枯坐;而幾位同事都退掉了慈善團體會員,停止定期的捐助,或減少捐款次數與金額,大家雖然於心不忍,但幫助別人也得量力而為,物價高漲薪資凍漲,大家只好縮減捐款。
這種情形其實由某報所做的二○○七年「年度生活調查」,就不難看出端倪,有八成三的人抱怨景氣欠佳,七成四覺得就業不易,是近五年的高點;八成九覺得貧富差距十分嚴重,創下十四年新高;整體來說,有百分之四十三的民眾,認為「日子難過」。
更令筆者沮喪的是,各縣市政府依然「燒錢」辦跨年晚會,大老闆們寧可花費上百萬乃至千萬元舉辦企業尾牙晚會,卻無視弱勢的身心障礙工作者,已面臨無米可炊寒冬的窘境,顯然台灣社會頂端階級人心依舊冷漠,還是崇尚錦上添花,鮮有雪中送炭。
跨年晚會已過,筆者盼望準備砸大錢辦尾牙的大老闆,和可以領十個月以上豐厚年終獎金的員工們,拿出惻隱之心,多少捐一些錢,幫助社福團體渡過難關,展現回饋社會心意。
立源(高雄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