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珊
英國浪漫主義詩人雪萊在〈西風頌〉中說:「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這句話很美,意象豐富。然而,「春風又綠江南岸」,「暖風吹得遊人醉」是將來的情調。現在是冬天,冬天最要緊的事情就是抗寒。
說到抗寒,不禁想起這麼一則故事:宋朝文人楊萬里的妻子羅氏,已經七十多歲了,每年都會在寒冬臘月,雄雞報曉後,起床為家裡的下人煮一鍋熱氣騰騰的粥。楊夫人的兒子楊東山勸她:「天寒地凍,享自己清福,何必操心這些下人事情?」
楊夫人說:「奴婢也是父母所生的,冬天這麼冷,當然得讓他們先吃飽才行,他們身子暖和了,才有力氣做事。」其子繼續勸母:「你老人家這麼大把年紀,親自做這些下賤之事,實在太不體面了!」楊夫人怒斥:「我自樂此,不知寒也!汝為此言,必不如吾矣。」
楊萬里《誠齋集》:「仁者,覺也。覺則愛心生,不覺則愛心息……愛及乎萬民……愛及乎萬物。」自古以來,帝王官員皆是公民的僕人,既為僕人,當愛公民主人;若不愛,自無資格為公民效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