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ity is Good」(創造性是好的)部落格,作者Ethan的自我簡介只有一句英文,意思是「只是一個想以週遭美好事物改造世界的普通人」。但讀他的文章可以知道,他是個設計師。
Ethan談設計,問真正的設計是什麼?「有人說是把視覺弄得美美的,也有人說是problem solving,這是目前最能說服我的觀點。」
Ethan認為,設計並不只是把物件排一排,把線條調一調,字型大小縮放適宜就好。設計必須有個目的,視覺也好,資訊也好,設計出來的東西必須跟觀眾說話。而設計也沒有好與壞,只有適不適合。
「圖畫勝過千言萬語,在即時通,除了文字,最不能缺少的就是表情符號(Emotion Icons)。」Ethan說,現在表情符號已經進化到gif圖檔,還有很紅的部落格畫手彎彎的那些小角色。大家也許沒想過,表情符號的創始人不是messenger玩家,在他的年代只有BBS。
表情符號第一次出現在1982年9月19日上午11:44,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的電腦科學家Scott Elliot Fahlman,他在學校BBS公佈,如果他的訊息出現 : - ) 符號,表示訊息是好玩輕鬆的,看過就好,如果出現 : - ( 表示訊息是嚴肅正經的。
Ethan說,歐美、亞洲使用的表情符號也不太一樣。亞洲人比較懶,也可以說比較聰明,不喜歡歪著頭看,所以表情符號幾乎都是正的。歐美的表情符號大都要把頭歪一邊看。有人認為亞洲版的情緒表達比較激烈,也比較「耍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