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二氧化碳從凶手變幫手

記者李宇政整理報導 |2007.12.28
1907觀看次
字級

 CO2是造成溫室效應的主因,在生活中它也便利了我們,倘若能利用得宜,未來地球碳平衡不會只是夢想。

據日本茨城大學的研究小組觀察,預測溫室效應引發海水暖化的現象到了本世紀末,會造成全球接近地表的平均大氣溫度提高及海平面上升,導致全球被海水淹沒的總面積總共達到171萬平方公里,相當於48個台灣。

造成這種海平面上升,主要是溫室效應所引起的,產生溫室效應的直接原因,又以二氧化碳濃度的快速增加為主,倘若我們能將過剩二氧化碳再利用,相信對地球有莫大的幫助。

二氧化碳的物理應用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劉文宗博士於《科學發展》月刊413期中指出,二氧化碳在物理上的應用是指在使用過程中,二氧化碳不會和其他物質反應,還是保持在分子的狀態。

最常見就是常飲用的可樂、汽水中的氣泡。它的原理是在加壓狀態下,把二氧化碳溶入水中,然後封瓶。一旦打開瓶蓋,由於壓力的降低,二氧化碳會迅速逸出,就形成許多上升的小氣泡。目前,飲料和啤酒行業是食品級二氧化碳最大的消費市場。

把二氧化碳冷卻到攝氏零下78度以下,就會形成乾冰,也就是固體的二氧化碳。乾冰會慢慢從固態直接昇華成氣態,這個過程會從外部吸收熱量,乾冰擁有優異的冰凍能力,1公斤的乾冰相當於2公斤的冰塊,在食品、蔬菜、水果和水產品的防腐保鮮上,使用相當普遍。另外,大家經常在電視節目中看到的白煙效果,主要也是用乾冰造成的。

劉文宗指出,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技術,是近年來普遍用在低溫下萃取天然物或熱敏性物質的一項優良技術。

例如,德國已經成功利用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咖啡因、植物香精等。國內南緯實業公司也已經開發超臨界二氧化碳洗淨衣物的技術,可以替代化學乾洗劑。目前,有一項革命性的超臨界二氧化碳染色技術,也正在發展當中。它可以用來取代現有的高溫熱水染色技術,如果能開發成功,將不至於再產生大量污染的廢水,也會改變染整業是高污染產業的形象。

二氧化碳在物理上的應用,還有當做氣霧劑噴灑藥物,也可以用作環保型滅火劑,在滅火以後,不會污損器具設備,而且具電絕緣性,通常使用在通訊機器室、電腦房、冷凍倉庫等場所。

二氧化碳也有農畜產品保鮮的功能。譗二氧化碳氣調保鮮豃是指在儲藏蔬果的環境中,注入高濃度的二氧化碳來降低氧含量,以抑制蔬果中的生物呼吸,制止病菌滋長。

有研究發現用譗二氧化碳氣調豃貯藏荔枝,在攝氏1~3度的條件下,貯存30到40天以後,原有的新鮮度、光澤和風味都依然存在。

另外,把雞蛋放在30~60%的二氧化碳氣體中,二氧化碳會穿過蛋殼滲透到雞蛋內,延遲形成水樣蛋白的速率,達到保鮮的目的。

二氧化碳的化學應用

劉文宗指出,二氧化碳的化學應用就是把二氧化碳和其他的化合物反應,製造出另外一種材料或化學品中間原料。因為牽涉到化學反應,二氧化碳在產品中已經不存在了。

生產尿素是最傳統的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它的主要用途是提供土壤氮肥,是一種重要的肥料。尿素是由二氧化碳與氨在高壓環境下,利用觸媒反應而得。

尿素是一種氮肥,也可以做為樹脂的原料,例如,和甲醛進行縮合反應生成接醛樹脂,是木材加工中膠合板和人造板的膠黏劑。它與雙氧水反應會形成過氧尿素,在醫學上,是一種高效安全且方便的消毒劑。

應用上可能產生更多廢氣

二氧化碳主要來自於燃燒,如果能把二氧化碳經過化學或生物的手段,轉化成為能源,會是人類的一大福音。主要難題是,二氧化碳很穩定,反應性很差,因此需要提供能源使二氧化碳活化,這麼一來,有可能會發生製造過程產生的二氧化碳,比所消耗掉的二氧化碳還要多的現象。

劉文宗指出,由於二氧化碳是碳氫化合物經過氧化燃燒得到的產物,蘊藏在碳氫化合物中的能量,在燃燒後都已經釋放出來了。把二氧化碳製成能源產品,從能量平衡上來說,是不具經濟效益的。

不過,如果能結合煙道氣中的熱能回收,直接利用高溫下的二氧化碳,並結合由再生能源的應用或廢棄物的再利用所提供的廉價氫氣,使二氧化碳經由氫化反應生成各種碳氫化合物,可能是一個可行的做法,這也是目前各國科學家戮力突破的課題。

未來期許二氧化碳平衡

人類由於過度燃燒化石原料,而造成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急遽上升,這已經變成國際上不能忽視的問題。除了開發再生能源,鼓勵節約能源,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以外,把二氧化碳當做資源加以利用,也是值得推廣的事。

二氧化碳物理上的應用,像是製作碳酸飲料、乾冰,或是應用在超臨界流體技術上,多數已經被工業化運用。至於對消耗二氧化碳量比較大的化學應用,只有很少部分已經邁入工業化生產階段。

目前,不少科學家正積極尋求可以提高二氧化碳使用率和降低能源消耗量的轉化技術,期待未來能夠使二氧化碳的產生量和消耗量至少達到平衡,使地球不致繼續暖化而威脅到人類的生活與安全。

名詞解釋

二氧化碳的分子量是44.01,在大於5.1個大氣壓力的環境中,固態的二氧化碳在攝氏零下57度會融解成液態。它的正常沸點是攝氏零下78度,也就是說固態的二氧化碳在這個溫度以上及一大氣壓力下,會昇華成氣態的二氧化碳。

 同時,氣態二氧化碳的密度在攝氏25度是每立方公尺1.98公斤,比重是空氣的1.65倍。二氧化碳實際上是一種可以進一步利用的寶貴資源,它也已經被世界相關組織列為許多人類最親和的氣體中的一種。

熱敏性

 所謂熱敏性,是指在高溫下物質會分解或聚合,這種現象常見於中藥、食品、香料等材料。

超臨界

超臨界」 的意義是指當化合物同時處在臨界溫度與臨界壓力以上時,液、氣兩相的密度趨於一致,使兩相合併成一個均勻的超臨界相。超臨界二氧化碳具有對疏水性物質的溶解度高、擴散性好、黏度低、輸送容易、表面張力小、貫穿性佳等優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