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估可達4%以上,通膨挑戰依舊嚴峻。 圖為賣場貼出「抗漲」字樣。
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展望2022年台灣經濟情勢,政府及主要預測機構普遍抱持樂觀看法,認為經濟成長率可達4%以上,但也要面對國際供應鏈瓶頸短期難解,通貨膨脹挑戰依舊嚴峻,加上出口暢旺與台商回台投資熱潮,水電穩定供應等挑戰。
2021年疫情持續蔓延,不過全球景氣回升帶動終端需求擴張、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延續,使得台灣出口超乎預期強勁,廠商投資也十分熱絡,支撐台灣經濟成長率飆破6%,創11年新高紀錄。
在今年高基期之下,不論主計總處、央行還是國內智庫,普遍認為2022年仍能有4%以上的經濟成長率,顯見台灣景氣復甦力道相當強勁。
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表示,儘管國際局勢充滿不確定性,各界對於台灣經濟前景還是很樂觀,因為台灣掌握住疫情帶來的兩大機會。
第一個機會是疫情帶動零接觸商機興起,激發更多AI、5G的創新應用,這讓台灣半導體與資通訊優勢完全展現,「可以說是50年磨一劍」。
第二個是供應鏈重組的機會,高仙桂指出,疫情讓企業意識到供應鏈韌性的重要性,短鏈逐漸取代長鏈,而且政府為了吸引台商回台投資,提出投資台灣3大方案,預估未來3年可帶動9000億元投資規模。
高仙桂認為,2022年出口、民間投資可望續熱,民間消費也穩步復甦,「我們很有信心,台灣今年有6%以上成長,明年還能有4%以上」。
不過,經濟榮景之下暗藏隱憂,元大寶華董事長梁國源直言:「經濟成長方面是可以期待,但通膨風險不能忽視。」
專家:物價上漲 還沒有到盡頭
梁國源分析,國際原物料已經漲了一段時間,廠商一開始不確定物價上漲會持續多久,多先自行吸收大部分漲幅,直到近期,眼看情勢不會短期緩解,開始慢慢試水溫、調漲售價,情況恐怕會持續發酵,他坦言,「物價上漲還沒有到盡頭」。
中經院院長張傳章則提醒,供應鏈瓶頸仍是牽動經濟前景的重要變數,多數製造業採購經理人認為,供應鏈斷鏈恐怕要到2022年第2季才會緩解;不過Omicron變異株傳染力強,日前一度傳出全球單日確診數飆破150萬人,後續疫情發展若未能趨緩,也可能影響供應鏈恢復時程,必須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