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泥巴,很快樂、很滿足、很自在,這就是美珍為什要回到南庄老家原因,不只蓋花園,她還見義勇為的管起南庄的地方事務。

在南庄山裡的老家,翁美珍蓋起了秘密花園,美得就像歐洲旅遊勝地的明信片,她從沒學過室內設計及園藝,但伸出綠手指,「隨便擺一擺」就擺得非常有氣氛,她也從不怕人仿造,「美的東西就應有人分享,歡迎大家帶回去。」
分享是一種樂趣坐在樸質的木椅上,翁美珍一邊飲咖啡,一邊娓娓訴說打造花木扶疏,綠地如茵的夢想,求學時代唸的是會統,年過二十餘歲,才確定自己興趣是園藝,回到南庄故鄉,建立極負名氣的「綠色山莊」,後來又迷上陶藝, 經過一番慧心巧手,園內從石桌木椅到傢具擺飾,都呈現一貫的美學風格,木陶藝器物,更是逸趣橫生。
翁美珍說,每個人都有夢想,「山芙蓉」不過是她實踐自己的夢想的成果而已,因為資金不甚寬裕,她指著吧檯說,那些石頭都是自己親手砌上的,凡是基本簡單泥作木工,只要自己懂得,都親力親為,「像這張木桌,就是選取一些原木廢料,請人加工再生利用,照樣能融入英式庭園的整體性。」

原本園區只有一個拉陶的工作坊,她和陶友一起研究陶藝的地方,為了招待友人泡茶喝咖啡,她又闢建一間藍牆黑瓦小屋,就成了現在咖啡木屋的地方。「住在城市裡,沒有辦法親近土地與大自然:「植物是有生命,必須要不斷的更新,不是種一盆永遠在那裡。那顆是梅花,好漂亮,而且有香味,今天沒有陽光,如果有陽光,那個味道好香。」
見義勇為管地方摸泥巴,很快樂、很滿足、很自在,翁美珍不只蓋花園,她還見義勇為的管起南庄的地方事務,「山區有很多招牌看板,太過凌亂,那麼實在不好看,」身為十年前第一個回鄉經營休閒觀光產業的愛鄉人,一路從經濟部協調到鄉公所,她有心繼續向外推動整個南庄成為山城花園,她說:「我們在同一個區塊裡面,表面上是競爭的,但事實上我們是共同的,我們是同在一艘船上面。」
已經算不清花園裡,到底有多少種植物了,翁美珍不斷的隨著季節天候更換,用心維持這一片山中花園:「這邊光線比較差,我要種比較耐陰性的,這邊光線比較好,要種一些百分之百的,喔,這個必須注意。」
拈花惹草來創業這一天,她在花園中做這,又做那,有一部份已經謝掉了,最近不是下雨嗎,很多植物都爛掉,所以她忙著更新。赤腳戴斗笠的老父親本來認為女兒胸無大志,天天就只會捻花惹草,而且也實在想不通,一杯賣一百多的咖啡,怎麼會有人願意大老遠開車來喝?等喝了一杯才恍然大悟的說:「甜甜的,甜甜的....還真不錯,這些客人到這個地方來,其實不是為了那杯咖啡,而是被這個環境所吸引。」
拈花惹草,也能創造事業,這個帶著兩個孩子打造新生活的單親媽媽說:「在都市污染也大概十來年吧,回鄉的動機就是,很想要過鄉下的生活,一方面家裡,兩位老人家也需要照顧。」
美麗的花園,是她能量的來源,她說,這個地方是幫很多人圓夢,有很多人很喜歡這樣的生活模式,從一小塊地到一個花園、一間山芙蓉,翁美珍讓南庄更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