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鵬雄 |2007.12.23
616觀看次
字級

杜甫歌頌「古柏」:「落落盤踞雖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風,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詩人因人愛木,將孔明廟前的樹說得神采奕奕。但樹,不待杜甫之誇獎,本來就是大地上的君子。其德超乎常人太多了。

樹,涵蓄雨露,減少水患,其德一也。枝葉成蔭,遮蓋人畜,其德二也。迎送山風,招來清涼,其德三也。調節二氧化碳、淨化空氣,其德四也。提供己身為材料,成屋宇以居人,其德五也。成森林,為青山綠水、啟發文人詩思,其德六也,庇鳥蟲,繫生物之命,其德七也。居險峻陰濕之地,懷抱地表,而默默無言,其德亦大矣!而人類面對這樣的樹林,常常濫伐以圖利,招來洪水而不知自省。與樹相比,人真是一無可取!

直到近年,人才發現,雨林面積減少、地球溫度升高、空氣變壞、極地冰山將溶化,許多低地將成澤國。於是學者議論百出,要南美洲國家維持雨林面積,但南美國家想:要我們保護雨林,你們為何不保林育林?為何不少開車減少廢氣?

一次京都會議,大家同意減少廢氣,美國首先反悔不幹了。人人如此自私,地球的未來焉能有什麼好結果?而人類方以為自己是「萬物之靈」。「萬物之靈」應該是樹才對吧。當年釋迦牟尼,不曾在王宮中悟道,而在菩提樹下悟道,其意為何?值得有心的人深思。今人發財了就買「毫宅」以誇富,未聞有住在豪宅而悟道之人。若有那位富豪,願拿出一筆錢來買一塊地造林,雖不悟道,亦算立德了。若人類真的是萬物之靈,此時面對地球的危機,應鼓勵所有的富人造林,使地球上增加數百數千處不大不小的森林區,不亦勝於豪宅滿街!若能更進一步鼓勵中產之人,在家中庭院植一棵樹,則地球上可以增加幾億棵樹,竊以為比蓋軍事基地有用多了。

當年柏拉圖逍遙林園以授徒,亞里斯多德承其餘緒而開啟植物學的學問。德國文豪歌德撰寫「浮士德」的幾年裡經常在路樹下散步思索。美國超驗主義思想家愛默生在巴黎「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參觀時突然感到自己和自然樹木曾經是「親戚」。英國詩人威廉庫柏(William Cowper, 1731-1800)看到白楊路樹被砍掉時作詩:「風不再能在樹葉間遊戲唱歌,烏斯河面不再能映出樹影……」哀悼樹之死亡。霍布金斯(Gerald Manley Hopkins, 1844-1889)也因看到白楊樹被砍掉而作詩:“After-comers can not guess the beauty been”(後來者將無由知道曾經有過的美麗)。這些哲人詩客,視樹木為同胞,惜之、愛之、悼之、頌之,他們都是有德的人,因而深知樹之德。(作者為專欄作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