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友的兒子,依高中成績可以上台大醫學系,偏偏選輔大醫學系。牙醫的老爸問他,為什麼捨棄光環滿身的台大,選擇成立不久,才剛起步的輔大?
兒子回答,輔大較好混,多餘時間可以用來寫作。
他兒子喜歡寫作,也發表了一些新詩。真正的興趣是寫作,唸醫學系一則以後衣食無虞,二則可以「滿足?」父母的期待。
就兒子的立場而言,輔大是最佳的選擇。因為現實與理想(興趣)兼顧,自己的希望和父母的期待都可以達成。雖然各自打了一點折扣,大抵而言,彼此還可以接受。
其中,我想「證照」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醫學系的學生,無論唸的是台大、高醫,或成大、陽明,光是唸畢業,沒用。必需通過考試,取得醫師證。
不同學校出身的醫師,或許有門戶之見,但就患者而言,只要是合格醫師,能醫好我的,就是好醫師,不會過問是哪個學校畢業的。
我的牙齒 ,看過幾位牙醫師,有台大畢業的、也有高醫畢業的,結果證明台大出身的不見得就比其他學校的優秀。
其他,有證照才能執業的,如會計師、律師等,我相信也會有類似的情形。
這類證照能夠證明擁有者具有相當的畢業能力,足以執行專業業務。
目前,政府推動證照制,教育部負責的大學評鑑證照取得的張數,是評鑑評分項目之一,各學校無卯足全力,訂定種種獎勵辦法,鼓勵同學拚證照。
有學校對通過日語檢定考試一級及格者,給獎金一萬元。也有大學三年級通過者,學校代付報名費的。
日語檢定考試,從四級開始。我曾參加亞航小論文及口試的評審,成績優異的考生可免費赴日十五天。
考生中,有一級檢定及格者,聽說能力差到讓人「驚訝」的程度。也曾遇過從自然學科轉到日語系的,大三就通過一級檢定。我問他怎麼辦到的?他說,其實蠻容易,因為考古題就佔百分之六十,只要再多學百分之十,整體百分之七十就過關了。
考試只能測驗考生的部分能力,尤其是語文證照,較難取得的,還有「效用」、「低階」的,縱使張數再多,能證明什麼?
最近,報載還有日本人到台灣來辦漢字檢定考試,意義多大?這類證照也列入統計嗎?
(作者為興國管理學院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