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染疫案調查出爐 防護裝備穿脫未依SOP |2021.12.20 語音朗讀 112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中研院染疫案調查報告,發現有3項感染暴露風險因子,未於生物安全櫃中進行實驗動物操作、個案和其他實驗室人員僅穿著一般防護裝備,且穿脫過程未依SOP進行。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中研院P3實驗室發生研究人員染疫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中研院已於19日晚間10時左右送交初步調查報告,發現有三項感染暴露風險因子,包括未於生物安全櫃中進行實驗動物操作、個案和其他實驗室人員個僅穿著一般防護裝備,以及防護裝備穿脫過程未依照SOP進行。指揮中心已於今(20)日上午提交訪談結果及中研院內部調查報告予外部專家調查小組,並安排於本周四開會進行審視及討論。預計兩周內提出外部專家小組調查結論及建議,並依傳染病防治法第34條等法規對中研院進行懲處。依據報告,中研院提出三項感染暴露因子,包括:一、實驗操作區與非操作區均存在環境汙染。於實驗動物操作時,未於生物安全櫃中進行。髒墊料直接置於未封口的袋子、也未放置於加蓋的容器中。二、個案及其他實驗室人員均曾僅穿著一般防護裝備(未戴N95口罩、雙層手套、護目鏡或面罩)執行實驗。三、個案於脫除防護裝備過程先行脫口罩。圖/指揮中心根據以上感染暴露風險因子,中研院研判感染途徑可能有三種:一、呼吸道直接暴露受汙染的墊料粉塵、染疫動物受刺激而引發噴飛沫或氣膠的環境。二、手套表面因直接操作染疫動物被汙染,於脫卸防護裝備程序先誤脫口罩時,接觸臉部口鼻等部位而感染。三、防護裝備外層在操作區遭帶有病毒之物體表面汙染,於脫卸防護裝備程序先誤脫口罩時,使口鼻暴露於脫卸過程而感染。此外,中研院亦針對此次染疫事件,提出7大檢討面向,包括新進人員教育訓練與操作指導、實驗室SOP操作、實驗操作過程監控、個人防護裝備穿卸流程、意外事故通報流程、動物科學應用審核管理規範及感染性生物材料之使用管控,以及本次染疫事件成因的系統性問題等七大面向,進行制度面及執行面的回顧檢討,並說明若最終調查認定確有違反規定,將依據人員身分別處理責任歸屬及處分。圖/指揮中心中研院並提出,未來將成立P3實驗室綜合檢討委員會,確實改進P3實驗室的管理運作級生物安全監督查核機制。陳時中表示,該中心已於12月17日及19日派員訪談中研院該P3實驗室主管、工作人員、及中研院生安會主委,並於今日上午提交訪談結果及中研院內部調查報告予外部專家調查小組,且安排於本周四開會進行審視及討論,預計兩周內提出外部專家小組調查結論及建議。陳時中也提到,亦將依傳染病防治法第34條、第69條及感染性生物材料管理辦法第25條規定,對中研院進行裁處,最高可處15萬元罰鍰,並限期令其改善,屆期未改善者,按次處罰之,並於生物安全疑慮解除前,要求該P3實驗室停止使用或處分相關感染性生物材料。另依前開管理辦法第29條規定,於生物安全疑慮解除,經該院生安會確認後,報疾管署同意後,始得再行使用或處分相關感染性生物材料。另外,除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P3實驗室已另案調查,其餘國內11家操作新冠病毒之P3實驗室均已於12月17查核完畢,未發現重大缺失。 前一篇文章 喵的神還原 故宮沈周團貓圖有玄機 下一篇文章 為什麼有冬至?習俗和由來是什麼?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詩】走過康橋2025.09.1103東禪寺供僧 信眾護教行菩薩道2025.09.110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32025.09.1105佛光山甘露遍灑南監 啟蒙收容人孝親報恩2025.09.1106【小品人間】寧靜海2025.09.1107嚮往佛光山 佛州橘郡郡長參訪佛館2025.09.1108台灣永續行動獎 人間福報獲金、銅獎2025.09.1209全球最長航線將開通 至少飛26小時2025.09.1110牽動數代玩家青春 瑪利歐迎40歲2025.09.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今年經濟成長率 國泰金上修至4.5% 航太國防展 將聚焦無人機財劃法爭議 卓揆籲修法解決總統:對等尊嚴 台願與陸交流總統:在野修財劃法 鑄大錯16縣市爭補助款 盼比修法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