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書摘】 「整理」是找到自我的途徑《我要的新人生》

文/川原卓巳 |2021.12.19
3111觀看次
字級
圖/Unsplash

文/川原卓巳

我和麻理惠,我們生長在日本,從小到大都被教導要遵守規矩、不要為他人添麻煩,並且為了強調整體性盡可能抹去個人主義、英雄主義,所以當違背主流價值的理論出現,就很容易被抨擊。

例如麻理惠提倡的整理概念,其實因為她自己看過一些禪宗相關的書,所以有部分概念可能是源自禪宗的思想,但對於日本的禪宗而言,麻理惠就像個異端,我們也因此遭到不少非議。此外,亞洲國家對於家、土地有很深的情感,因此通常很重視房地產,甚至許多人從小到大的夢想就是買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但麻理惠提倡的整理概念是,「如果擁有這樣物品無法讓你感受到喜悅,就應該放棄」,如果買房子、照顧房子反而造成很大的壓力,她認為也應該斷然放下,但當她說出這番言論時,又遭到不少日本媒體的攻擊。

後來因為麻理惠的書在美國上市,我們也開始在美國跑行程,本來以為因為文化的不同,歐美這種崇尚自由、開放的環境,可能會覺得這種說法很老派、很無聊。結果沒想到她的理念受到大家肯定,還在美國形成「麻理惠炫風」,大家紛紛讚美她的整理技巧,甚至覺得這套概念「超酷」,這著實讓我們驚訝。

我想說的是,其實每個想法、特質或行動都是有價值的,只是環境的不同,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因此,如果這個環境不適合你,這個國家不適合你,也許你可以到其他地方看看,我們很幸運,活在一個能用與眾不同、用特質創造價值的年代,就算現實世界中找不到適合的場所,透過網路的連結,一定能找到讓你最舒適的位置。

你的經歷你的人生

圖/Unsplash

找到特質的第一步,就是「認識自己」。你有想過採取什麼樣的行動能幫助你找到自己嗎?例如,騰出時間獨處和冥想。回顧過去的經歷並將它們寫下來,或者詢問親密的朋友或家人……當你翻閱自我啟發的書時,你會發現這世界上存在各種各樣的方法來了解自己。有些人可能已經嘗試過一些。

如果以上這些都不管用,我強烈推薦一個自己也在用的方法,就是「整理」。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是毫無關聯的兩件事,但是,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訴你:「整理是找到自己最短的途徑。」

這當然也是麻理惠教我的事,身為一名整理顧問,我看到麻理惠透過整理改變了多少人的人生,我才明白,原來整理是認識自己的具體過程。因為你所處的環境,其實就代表著你。你的狀態、你的經歷、你的人生其實都和你的居所、你的校園或職場環境相關。

好好感謝好好告別

我和麻理惠,我們生長在日本,從小到大都被教導要遵守規矩、不要為他人添麻煩,並且為了強調整體性盡可能抹去個人主義、英雄主義,所以當違背主流價值的理論出現,就很容易被抨擊。圖/天下雜誌提供

所有東西都是你帶回來的,可能是你頻繁加班後在網路上的衝動購物、可能是某個好朋友從國外帶回來的紀念品、可能是對你別具意義的東西,或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如果從整個空間來看,你就是這個空間的現在進行式,而那些東西則是你的過去。

這些物品代表某個瞬間的你,也許是過去很努力的自己、很脆弱的自己;也可能是某段關係中的自己,例如與前任交往對象的紀念品、滿十八歲時父母送的禮物等,都記錄了對你別具意義的瞬間。

整理,就是在幫助你溫習並與過去和解,好好地與過去告別,所以,整理不只是打掃環境,也是幫你的人生清出空間,以收藏真正的渴望。

據說,每個人會在房間裡放一萬件物品,所以當你練習過一萬次「留下還是告別?」我相信你會非常清楚自己的價值觀,也明白自己最原始的特質是什麼。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我要的新人生》一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