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高更Paul Gauguin(一八四八~一九○三),畫家、雕塑家、陶藝家兼版畫家。他和塞尚、梵谷同為後期印象主義畫家,共同創造出現代繪畫的新視覺語言。
高更幼年曾隨家人住在秘魯四年,後返法國,定居奧爾良,高更在該地就學。高更在未成為一名畫家之前,曾經當過實習海員,浪跡天涯,之後轉入證券交易所,成為一名成功的股票經紀人,然富裕闊綽的生活為時不長,受到印象派畫家的感召,誓當一名職業畫家,全心投入繪畫,但貧窮旋即叩門,作品無人問津,生活陷入困難,這期間還曾為人張貼海報暫時餬口。隨著畫技漸趨成熟,於一八九一年風光地舉行個人畫展,拍賣所得,成為他前往遙遠的異鄉國度酖酖大溪地的旅費和生活費。
高更在大溪地,前後共住了十餘年之久,他和當地的土著、森林和陽光一起生活、一起工作、一起信仰;由一位闊綽的證券商,一變而為窮鄉僻壤的浪人畫家;從最富裕的都市和先進的現代文明,遷入原始的土著異鄉,其間畫家的心理掙扎,在理想與現實間矛盾交錯,憑著對藝術創作的執著與信念,在一張張美好的作品裡得到慰藉。
一八九八年時,因為失去心愛的女兒,加上好友梵谷的過世,並逢經濟上的窘迫及病魔的纏身,雪上加霜,一度自殺未遂,一九○三年死於心臟麻痹,享年僅五十五歲。
高更在大溪地的眾多作品中,常以日常生活的口吻作為畫作的命題,如「哎呀!你嫉妒嗎?」「為何生氣?」等,充分顯示出高更在大溪地生活的閑適與優逸,圖例「喜事在何時?」正是這種閑逸生活的旨趣。
畫面中的兩位女孩,常在高更的其他作品中出現,都有著赤銅膚色的健美體貌,此幅布置一前一後,一動一靜跪坐於畫面正中央,大溪地火熱的陽光在鮮黃,嫩綠,靛藍與天青色的舖照下,更襯托出高更筆下,身著大溪地印有紅黃相同寬邊花裙的少女一種近乎清純的美。
高更擅於以象徵手法,烘托人事物背後那難以言說的寓意。他用鮮麗的色塊,幾近平塗的圖案形式,向普羅眾生訴說天地洪荒宇宙初始的奧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