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非時食】吃對時間 健康不發胖 |2021.12.12 語音朗讀 228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深夜進食和睡眠不規律容易導致發胖。圖/123RF 文/本報綜合報導在美國,有一種現象叫做「大一新生15磅」,意思是指年輕人在開始上大學時,體重往往會增加,第一年離家,體重平均增加15磅(約7公斤)。一般的解釋,是因為家常飯被即食食品和快餐取代所造成。然而,愈來愈多的專家指出另一個原因,可能是深夜進食和睡眠不規律,所導致的生理時鐘紊亂。五臟經絡時辰近幾十年來,有研究指出,體重增加會導致各種疾病,例如:II型糖尿病和心臟病,這都與吃得多少、食物類型,或是運動消耗的卡路里數量有關。但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吃飯的時間也很重要,不僅僅是吃什麼、吃多少,還包括什麼時候吃。人在一天的不同時段,對食物反應是不同的。這個觀點來自中醫,認為人體能量的流動與太陽的運行是同步的,進餐時間也與之相對應。早上7點到9點,胃經最旺,這個時候應該吃一天最豐盛的早餐;上午9點到11點,脾經氣血最活躍;上午11點到中午1點,心經運行。而晚餐宜清淡,應在下午5點到7點之間吃,此時由腎經主導。雖然解釋不同,但現代科學證明,這種古老的智慧中蘊含著許多道理。以對節食者的研究為例,絕大多數的減肥方案都是圍繞著減少卡路里攝入總量來進行,但如果吃東西的時間也對減肥有影響呢?有許多人認為,吃消夜可能是體重增加的原因,因為攝入的卡路里沒有機會消耗掉。 生理時鐘的意義在於為生活中的常規事件做預測和準備。圖/123RF晚進食易發胖薩里大學(University of Surrey)研究生理時鐘與食物相互作用的約翰斯頓(Jonathan Johnston)說,人們一般認為,身體在睡覺的時候會處於停擺狀態,但事實並非如此。一些初步證據顯示,深夜吃東西會導致消化系統修復的時間減少,同時身體燃燒脂肪的機會也減少,因為只有當人體器官得不到食物補充時,才會燃燒體內的脂肪。加州拉霍亞(La Jolla)索爾克生物研究所(Salk Institute)生物學家潘達(Satchin Panda)的一項研究顯示,一般的大學生很少在午夜前睡覺,而且往往深夜還有吃東西的習慣。第二天要早起上課,假設他們有吃早餐的話,這就縮短夜間空腹的時間。這種作息使他們的睡眠時間變短,可能是導致他們容易發胖的原因。長期睡眠不足會影響決策和自制能力,因此可能導致食物選擇不當,或是擾亂飢餓激素,反而提高食欲,造成飲食攝取過量,造成身體肥胖生理時鐘作用身體的每個細胞,控制著每一個生理過程和行為,從激素和神經遞質的釋放,到血壓、免疫細胞的活動,以及什麼時候感覺困倦。生理時鐘的意義在於為生活環境中的常規事件做預測和準備。這意味著,在一天中不同時段的生理反應,使人體器官能進行任務的切換和恢復。然而,在那些睡眠時間不規律,生理節律被打亂的人,胰島素敏感性指數和炎症反應增加了一倍。飲食中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謝,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需要腸道、肝臟、胰腺、肌肉和脂肪組織之間的協調。如果這些組織之間的交互作用變得混亂,代謝效率就會降低,長期如此,就容易增加罹患各種疾病的風險。那麼我們應該要怎麼做呢?盡量保持定時睡覺、吃飯是第一步。早上拉開窗簾時,明亮的光線會重置大腦的生理時鐘,在起床後不久吃早餐,能強化肝臟和消化系統運作接收早晨的訊息。因此,吃一頓豐盛的早餐對於保持體內生理時鐘同步運轉是非常重要的。 當你深夜感覺餓的時候,到底要不要吃、該吃什麼?圖/123RF晚上吃消夜是否健康有一些研究指出,在正常時間進食,身體可以很快地消化代謝食物,但吃消夜容易打亂生理時鐘。由於夜晚人體的新陳代謝作用減慢,胃腸消化食物的效率不及白天,容易導致脂肪在血液停留的時間變長,因此會對心臟、腎臟和其他器官帶來負面的影響。再者,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早上比晚上高,而胰島素的作用是使血液中的葡萄糖能進入細胞並被身體利用。如果吃的太晚,葡萄糖在血液中停留的時間增長,長期如此,就可能增加罹患II型糖尿病的風險。雖然每個人的新陳代謝與生活作息不太一樣,正如眾所周知,深夜吃東西常見的負面影響,例如:消化不良,在半夜進食,食物不容易被消化,最後導致胃酸分泌過多,造成胃部疾病;體重增加,夜晚人體的新陳代謝減慢,容易導致體重增加,若想要減少體內脂肪或膽固醇,就不要養成吃宵夜的習慣;不利睡眠,太晚進食也間接導致晚睡,而晚睡的人通常會比較晚起,導致睡眠周期受到干擾。如果深夜突然肚子餓該怎麼辦?可以少量攝取富含高纖維的食物,但避免攝取含糖或高脂肪的點心零食,以減少身體的負擔。通常人體的血液會在夜間維持較高脂肪含量,若此時又頻繁進食,將會導致肝臟合成的血膽固醇明顯增多,刺激肝臟製造更多的低密度脂蛋白。一旦運載過多的膽固醇到動脈壁堆積,可能會產生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等疾病的誘因。綜觀上述,為了身體健康著想,下次當你深夜感覺餓的時候,到底要不要吃、該吃什麼,想必你心裡一定有譜。 前一篇文章 【粒粒生機】為何要多吃各種籽實 下一篇文章 【團隊績效】AI幫人類發揮群體智慧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4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5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6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07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8如是說2025.05.0709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10【創作花園】揮出信心2025.05.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全球傳統市場巡禮 品味城市脈動與文化面對世紀災難說 應如何安身立命預言成真現象 是否有理論根據正向自我對話 內心更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