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的牙套日記
問:我家女兒暴牙,擔心不漂亮,長大會好嗎?要不要戴矯正器?
答:牙科醫生賴麗惠指出,一個國小生因為天生下巴較短,導致下齒顎後縮,下排齒顎無法和上排齒顎咬合,上顎肉被下排牙齒咬得流血,她替小三生戴上功能性矯正器,經過兩年,改變了小學生下巴生長方向,才解決這個問題。
賴麗惠說,約有八成矯正齒顎的人,恆牙都已長齊;只有兩成者在混合齒列期前來矯正,即六到十二歲間,像小三生的牙齒就是處於這個時間。需要矯正牙齒包括牙齒錯咬、嚴重咬合干擾,及嚴重的暴牙咬到顎肉,家長每半年帶小朋友檢查牙齒,除了看蛀牙外,最好也詢問醫師,小朋友的齒顎骨骼發育是否正常,咬合有沒有狀況,有需要提早治療比較容易。
飯後半小時再運動
問:我每天固定運動兩小時,但體重並沒有減輕,是不是我運動的時間沒抓好?如果是很輕鬆的,是否就無法達成減肥?走路可視為減肥運動嗎?
答:內科醫生林景如醫生建議,最好先吃東西再運動比較好。因為人體有一種機制,就是消耗多少熱量,會啟動欲念「把它們補回來」,有些人揮汗運動時,往往也在盤算:「等一下要去吃什麼填飽肚子」。
尤其有些人為了運動,會事先一餐不吃,餓著肚子運動,往往運動後,吃進的東西更驚人;而運動後不管多久,由於身體補充熱量這個機制,吃進的熱量會很快被身體吸收。
所以,最好吃飽三十分鐘後再運動,這時通常食物已通過胃部,進入腸道,運動不會感到負擔重。但如有腸胃問題的人,最好先問醫師,再決定飯後多久運動好。
腦傷有兩次傷害
問:我同事出了車禍,額頭撞個大包,我們非常關心他是否腦袋受了傷,出院後應該什麼時候回診?
答: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魏國珍解釋,額葉區腦傷特別多,主要是額葉區面積較大,且包覆前額葉的頭骨內側呈不規則狀,一旦撞及,對額葉傷害較大,司掌病人理性的思考,就會受影響。
台大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杜永光說,腦傷有時會兩次傷害,也許有續發性的大腦浮腫、出血,甚至造成神經壓迫、腦血管出血,所以病人在醫院處置出院後,家屬還要幫助觀察兩到三個月,如果有狀況就要趕快回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