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檢查 也有風險

陳靜敏 |2007.12.09
1010觀看次
字級

健檢前可以先告知醫護人員自己是否有過敏體質、重大疾病史,以補醫護人員解說的不足。


為了健康,才去檢查,期待抓出身體的毛病而趕緊就醫,不過看似安全的健檢,其實也隱藏了許多風險。例如醫學影像檢查注射的顯影劑,可能導致過敏;國內也有民眾進行運動心電圖檢查時,頭昏從儀器上倒栽下來。還有骨密度檢測以及正子斷層掃瞄,則會讓人體接受小量輻射。

還有胃鏡、大腸鏡等侵入性檢查,也藏有危機。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何一成表示,常因為患者太緊張,不停動來動去,結果刺穿了胃腸。如果採用無痛腸胃鏡,也有少部分的患者對麻醉劑、鎮定劑過敏。

詠春診所醫生賴志德說,即使是號稱非侵入性檢查,還是可能有風險,以電腦斷層、磁振造影來說,需從靜脈注射顯影劑,可能會有噁心、嘔吐、頭暈等輕微不適。而具有過敏體質的人,可能會有全身性蕁麻疹、呼吸困難,甚至還可能有氣喘、喉頭水腫等嚴重後遺症。

近來常被當成癌症篩檢利器的正子斷層掃瞄,由於檢查前,必須將具有輻射性的藥物打入人體,這種藥物會被癌細胞吸收,再從體外偵測藥物在體內分部的情形而診斷癌症,但是輻射性藥物需約一周才會完全從身體代謝,對人體也有不可避免的輻射劑量。

何一成也說,健檢前可以先告知醫護人員自己是否有過敏體質、重大疾病史,以補醫護人員解說的不足,而健檢當中若有不適,也要立刻反應。

(本文作者為資深醫藥記者)


從「沒問題」到「有問題」

醫生口中的「一切正常」,其實不能掛保證。台北某學校老師去年做X光檢查時,獲得答案都是一切沒問題,沒想到六名老師最近陸續發現有異狀,其中一名于老師更發現罹患肺癌,緊急開刀。

這是醫院疏忽嗎?詠春診所醫生賴志德說,從「沒問題」到「有問題」 ,並不是醫生刻意秘而不宣,而是許多症狀根本不明顯,他有一個病人從背痛到宣布胃癌,再到三個月後癌細胞擴散去逝,完全是「措手不及」。

賴志德說,這個病人半年前照X光、驗血及驗尿....該檢查的步驟無一遺漏:「胃癌來得太猛,也許再多健檢一次就提早發現了。」只是,那有病人「跑得這樣勤」?除非已出現不舒服的症狀,但前面提到的病人卻只是「背痛」,屬於症狀不明顯案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