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滴裡的溫暖

文/鄧素芳 |2021.12.05
756觀看次
字級

文/鄧素芳

這幾年,新城市建設如日中天,大街小巷都多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穿著黃色馬甲的環保工人勤勞的背影,他們多是頭髮斑白的老人,靠掃地為生。

我家門口的那條街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老爺爺負責,寒來暑往,他都低著頭,佝僂著背。他那不清晰的眼神加上不俐落的手腳,導致每次都是最後一個收工。我曾好奇,那麼大歲數的人怎麼還出來做這麼苦的差事?後來才得知,他的兒子和兒媳在車禍中去世了,留下一個讀小學的孫子。為了養大孫子,他只能拖著病懨懨的身子,做這分別人避之不及,可卻是他來之不易的工作。

他掃的地,是周邊街道最乾淨的。在炎熱的夏天,他戴著一頂破草帽,頂著火辣辣的太陽,堅守著自己的崗位。他的額頭常常鑽出一顆顆黃豆般的汗珠,然後飛快地跑過脖子,藏進衣服裡。在冷峻的冬天,他披著一件破舊的棉衣,冒著寒風逆風前行。

每次老人經過我家門口,奶奶總會喚老人進來,喝口茶休息一會兒。老人很拘謹,生怕身上的灰層汙垢髒了我家的桌凳,不願意進來。奶奶也不勉強,端上凳子放在門口給他休息,陪他聊聊天,解解乏。慢慢地,我們一家跟他熟悉起來,他也不再拘謹,遇上我們家做了好吃的,還會吃上幾口。

我家門口有口井,奶奶每天都會弓著背,哆嗦著不俐落的腳,到井裡打水。家裡人都要上班,我們怕奶奶傷著,讓奶奶不要去井裡打水了,奶奶卻說:「自來水哪兒比得上井裡的水那麼鮮!」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每次奶奶打水的時候,老人都會在井邊掃地,順便幫奶奶打水。

善良或許就是在看到有人在寒夜中受生活之苦,能夠伸出溫暖的雙手拉一把。然後,就這樣默默地傳遞著,最終散落在生活的每個角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