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嘉義以南五家民營客運公司不堪長期配合政府政策,負擔經營偏遠地區路線造成虧損,將停駛大部分的路線。
這個問題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過去的「台灣公路局」負擔政府的政策責任行駛偏遠地區,但在交通部將其民營化後,「國光客運」必須自負盈虧,而負擔偏遠地區交通的責任,便落在當地民營客運身上,而業者的經營是靠黃金路線「截長補短」,如今面對成本高漲,不停駛也難。
若真的停駛或沒有替代方案,就學的孩子沒有客運可搭,山地、濱海及原住民部落的居民要出門看病也很困難,這些都是實際的生活難題,如果政府不能補助客運業者照顧偏遠地區民眾,就必須增加偏遠地區的教育與醫療資源,不能任憑弱勢的偏遠地區民眾自生自滅。
民營業者原本就沒有配合政府政策的必要,政府卻不能補助或獎勵業者,讓民營業者減輕負擔,凸顯政府無力解決城鄉差距的問題,這種政府不要也罷。
阮肇(台南市/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