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諾瓦畫筆下的女性美
一種朦朧的情境,像透過露面玻璃般,罩著正在閱讀畫冊的少女,少女專注的眼神,配合著雙手輕緩的掀動,氣氛顯得幽靜,恬適且閒雅柔美。
「翻閱畫冊的少女」 1869年 油彩 畫布 65.8x54.3cm 私人收藏
雷諾瓦把視綫向畫面的左半邊對焦,從少女的身根髮際縱下至左手的滾著綻開大花的袖口這一條垂直線,經過胸前和胸前的一本印有人物的石版畫冊,及略帶圓胖的小手,一直推向畫面的最左邊,筆觸特別清晰淨朗,而自左上方斜出的微黃的暖光,輕柔地灑在少女一襲眩眼的朱紅連裙的紗質衣裳上,且反射映照在少女的面頰、衣領及雙手上,石版畫冊也一塊兒融進這一不思議的澄美氛圍境地之中。
畫家擅於利用簡單的色相,營造出一種令人遐思且深深迷戀的情景,此處,雷諾瓦只用了橙色及綠色兩個主色相;從橙色的加白,混灰及多層次的明度與彩度變化,直把看來單調素樸的橙色相,化而為有高低明度反差,深淺色調搭配及輕重彩度調節的音妙空間,在墨綠、深綠和黯綠的背景上、突出了少女氣格清雅,文質纖秀的高貴氣質。
雷諾瓦晚年成熟期的畫作主題多數皆為女性,他筆下的仕女肌膚晶瑩如玉,造形亦採健康愉悅、恬適的感官視覺效果,少女也多泛著光澤的秀髮及玫瑰般的臉頰,同時兼有母性溫柔賢淑及少女馥郁清純的氣息,是西洋繪畫史上,最具女性溫情色彩的印象主義畫家,本幅「翻閱畫冊的少女」 ,便是典型的雷諾瓦少女風格。
雷諾瓦(一八四一~一九一九)家人在他四歲的時候,才從鄉下遷往巴黎定居,十三歲的時候,便進入一家瓷器工廠的繪製白碟上的花卉,這期間,並多次造訪羅浮宮,畫藝因此大進。白瓷的粉色特質,混合釉料乾濕的變化,常常造成朦朧的氣氛,因而種下他日後朦朧柔適風格的基礎。
後來,因為瓷器繪畫由機器代替人工後,雷諾瓦便轉業專畫扇面及簾幕,熟練的工藝技法及堅實的古畫臨摹工夫,更造就了他後來成為職業畫家豐厚的本錢,終於,在一八六二年時,他毅然地辭去手工藝的工作,決定以繪畫作為他終身的事業,並努力不懈。
一八九八年左右,雷諾瓦不幸罹患了關節炎,但仍繼續作畫,一九一二年,病情惡化,且局部癱瘓,只能靠輪椅幫忙,且將畫筆縛綁在手臂上,仍奮筆而揮,創作不怠,直到一九一九年暮冬的某日,因為心臟病併發而走完他炫麗多彩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