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人間】 雕塑行動

文/伍伊 |2021.11.24
1253觀看次
字級

文/伍伊

鉛筆素描中的深淺,標示著光影,空氣與靜物就此「顯影」為黑白灰,呈示著一個空間裡的關係與對話。

那對話發生在畫面上的筆觸中,當我們刷著筆尖,彷彿是在「描述」某種音節,隨筆奏出一頁靜物,沙沙作響。

那對話也攸關材質,有時下筆太重,石膏黑得像鉛球;有時忘了擦出高光點,玻璃可能就變塑膠。

關於顯影,我憶起幾年前工作時沖洗X光片,在那小小的暗房中,看著患者的牙齒在顯影液中緩緩長出來,接著在定影液中浸泡幾分鐘後從片箱取出。那洗液也如畫者,「敘述」著病患與自己身體的關係,以及與醫者的關係,更開啟一場對話:牙醫師開始喊出器械名稱請助理遞給他,接著,醫療椅開始咿咿呀呀地動工,和著患者的哀嚎……

「語言有如氣息,從身體出來,也進入身體。藉由聲帶的振動,氣息被雕刻成有意義的字。」作家詹德勒(J. Ruth Gendler)在《關於美之必要》中如是寫道。由此,筆尖的描述或洗液的敘述,不同媒材的藝術語言也像是一種雕塑行動,刻著形體與影像,開啟關係與對話的發生,帶領人們理解事物、理解世界。

「嗨,您好!」清晨,手機人聲叫醒我,她也刻著她的句子,啟動某些可能與不可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