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翁傾囊 重建千年古剎

 |2007.11.28
466觀看次
字級

【本報香港電】中國山西省絳縣七十二歲長者白賢德,傾其一生積蓄總投資四百萬(約一千七百多萬台幣),歷經八年不懈努力,重建千年古寺紫雲寺。

白賢德自幼失怙,家境貧寒,無師自通走上工藝美術之路,還熱中收藏。八年前,他從一本古書中得知,山西絳縣的「沸水濂波」曾是絳縣「十大景」之一,建於北魏時期、毀於明末。時過境遷,沸水濂波仍在,紫雲寺卻僅餘殘缺不全遺址,他決心要重新修復紫雲寺,為家鄉做點事。

他尋找文獻資料、申報辦理各種手續,奔走籌措資金,連畢生藏品都忍痛割愛變賣,歷經八年,將這座占地二百五十畝、建築達數千平方公尺的古剎修復如初。

不可思議的是,為了節省工程開支,所有建築物上的花鳥人物彩繪,全憑白賢德數十年磨鍊的技藝,自己獨立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紫雲寺展出的明代「玄文詩」非常珍貴,據四川大學、四川省文物研究所及國家專業人員鑑定,認為寺藏玄文詩為孤本,其保存、研究和開發價值很大。

回文詩又稱玄文詩,是舊體詩詞文體格式的一種,起源於西晉,形成於東晉,盛行於北宋,據說,王安石、蘇東坡等文人常以此種詩文互贈相和,抒懷為樂。

白賢德收藏的「玄文詩」內容廣泛,自古以來的名人佳麗、風華月貌、山水花鳥、天文地理等知識無所不包。

紫雲寺已正式開放,但白賢德又積極策畫實施紫雲寺的二、三期工程,他說要盡其生命,志讓紫雲寺成為家鄉的文化旅遊勝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