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本法師
修持喜心,也分修行方法與證相兩種。
喜心修持法:如果比丘用喜心,以無瞋無恨、無怨無惱之心,願意為廣大無量的眾生修行,就是喜相應心。當行者進入悲定之後,憐愍一切眾生,日夜被各種苦惱所逼迫,心裡就想:「我當如何拔濟眾生,使他們能離苦得樂,從快樂中生歡喜呢?」這時,行者深入觀察,眾生雖然受到種種的苦惱,但苦惱的本身,卻是虛妄的,本來是沒有的,是現在受苦才有苦的感受,因此這個苦是容易滅除的。如同人有病苦,若遇到良藥,病就會痊癒;若再施給病人衣食飲食,則病癒的人,就會快樂無量。
又如被火燒灼痛苦的人,若是得到清涼的冷水,灼熱的痛苦就會息滅,歡樂的心就油然而生。又好比貧困的人,由於貧困,所以慳吝貪心造作種種惡業。若是給他珍珠寶貝,教他行善事、修布施,不僅現世能脫離貧困,身心愉快;來世也會因現生做好事,而得到安樂的果報。又好像世間的人,愚癡顛倒,被煩惱束縛而受到種種的苦。假使能聽聞沒有煩惱、清淨的妙法,如實去修行,一旦煩惱病除,就能獲得禪定、智慧及解脫的快樂。
由於種種的因緣,苦是沒有固定性的,是容易消除而獲得快樂的。行人作如是觀想時,即發願:願所有的眾生的苦都能消滅,而得到歡喜,也願我在定中,也都看得見他們的歡喜相。行人發願後,即入禪定中,用清淨的念心,觀想所愛的人,從苦惱中解脫,得到歡喜快樂的情形。如此作觀,使所觀的境,清楚分明。見到親人歡樂的情況後,再觀普通的人、憎恨的人,乃至十方五道眾生受樂的情形。行人見所有眾生受樂的情境,內心歡喜慶悅無比,這是修喜心的方法。
喜心定證相:行人修持喜心時,由於智慧、福德及善根等的清淨念力成就,而發了三昧。於是在禪定中,見到自己所愛的人離苦得樂,歡喜的情形了了分明。行人於此三昧定中,內心歡喜無法言喻,乃至觀見十方五道眾生,都歡喜受樂。
如此,行人在此禪定三昧中,外見眾生受喜的情境,內心雖歡喜,但不隨境轉,因而使禪定越來越深入,這就是喜相應心。此喜相應心,無瞋無恨、無怨無惱,廣大無量。善修或不善修喜相應心的情形,如前的慈心、悲心中所說。{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