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情古今--漢代絲織品種、紋樣

韋黎明、李小瓊 |2005.11.15
321觀看次
字級

秦代考古發現的絲織物很少,而漢代則有一些驚人的考古發現。西漢(西元前二○六~二五年)早期的絲織品主要出土在湖南長沙馬王堆、湖北江陵鳳凰山、廣州象崗和河北滿城等漢墓中。

在這些已發掘的漢墓中,以七○年代長沙馬王堆出土的絲織品數量最大、品種最多、保存最為完好。

出土的絲織種類有絹、綺、紗、羅、棉、繡等等,僅繡品就有十幾種,花紋繁縟、色澤鮮豔,體現了漢代絲織和刺繡的高超水平。

漢代絲織品主有錦、綺、羅。一九五九年新疆民豐尼雅遺址出土多種東漢(二五酖二二年)絲織品,其以漢隸銘文為主的「萬世如意」錦袍、「延年益壽大宜子孫」錦手套和錦襪等最有特色。

一九一四年英國人斯坦因在古樓蘭東漢墓中發現各種錦的殘片、蒙古諾因烏拉匈奴墓出土錦的大塊殘片、前蘇聯米努辛斯克出土漢錦的殘片,和敘利亞帕爾米拉古墓出土的漢字銘文錦,可見當時漢隸銘文配捲雲紋,茱萸紋等象徵吉祥如意的紋飾已相當風行。漢代綺、羅等的花紋特色,在出土文物中也有體現,如樹葉紋綺、花卉對獸菱紋綺,以及杯形菱紋羅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