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牝牡驪黃」,「牝」是指雌,「牡」是指雄,「驪」是黑色的意思,原指相駿馬拘泥於外貌形色及性別,後比喻觀察事物只注意表面、拘於外形而忽視實質;反之,能不計外觀而注重內容本質的,就叫做「牝牡驪黃之外」。典出《列子‧說符》:
秦穆公謂伯樂曰:「子之年長矣,子姓有可使求馬者乎?」伯樂對曰:「……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馬,不可告以天下之馬也。臣有所與共擔纆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於馬非臣之下也,請見之。」穆公見之,使行求馬。三月而反報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馬也?」對曰:「牝而黃。」
使人往取之,牡而驪。穆公不悅,召伯樂而謂之曰:「敗矣,子所使求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馬之能知也!」
伯樂喟然太息曰:「一至於此乎!是乃其所以千萬臣而無數者也。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日本之相者,乃有貴乎馬者也。」馬至,果天下之馬也。
伯樂曾經為秦穆公選過不少千里馬。一天,秦穆公對他說:「你的年紀已經很大了,有沒有哪個子孫能夠繼承你的事業?」伯樂說:「我的子孫皆不才,只能看出一般的好馬,我有一個叫九方皋的朋友,他相馬的本事不在我之下。」
於是,秦穆公請九方皋為他相馬。三個月後,九方皋說他已找到了一匹黃色母馬,是上等的駿馬。
秦穆公高高興興地前去觀看,那裡是黃色的母馬,分明是純黑色的公馬。他非常生氣,找來伯樂說:「九方皋連馬的顏色、公母都分不清,這種人怎麼能相馬呢?」
伯樂說:「九方皋相馬所注意觀察的,只抓住內在實質,而不注意外在的形式。只看他需要看的,而不看他不必看的。像他這樣相馬,才會選到最好的馬。」
秦穆公聽了,就讓人把馬牽來,仔細一看,果然是匹好馬。
成語「牝牡驪黃」由此而出。用來提醒認識事物要抓住實質,不能單純著眼於表面。後引用之書例如:明‧李贄《雜說》:「追風逐電之足,決不在於牝牡驪黃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