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這句自古傳下來的格言,已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三個臭皮匠」,就能真的勝過諸葛亮嗎?
這句話說了多年的格言,不知蒙了多少人!
且不說三個臭皮匠,一個個愚蠢不開竅,就是他們個個聰明能幹,但是個個自恃才高,誰也不服氣誰,各行其是,或是耍小聰明,互相鬥心眼,搞內耗,總不能合力,別說勝不過一個諸葛亮了,恐怕還比不上一個臭皮匠呢!
臭皮匠就是臭皮匠,不用說三個,再多,也還是臭皮匠,怎能勝過一個諸葛亮?就是成群的大儒也頂不了一個諸葛亮哩!
您去翻一翻《三國演義》吧,看諸葛亮出使江東,在宴會上「舌戰群儒」吧,那群比「臭皮匠」強得多的飽學之士不是都辯不過他?
上世紀三十年代,德國納粹為了「搞臭」猶太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發動國內一百位最有名的物理學家出面寫「大批判」文章,並將這些文章集中編輯成了一部書,書名就叫《一百位教授出面證明愛因斯坦錯了》。
遠在美國的愛因斯坦得知此事後,聳聳肩:「幹嗎要一百位?只要正確,就是一位出面證明我錯了,我都會無條件地向他認錯。」
文化大革命中,批判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從京城到全國各地,多少「大批判組」的大批判文章鋪天蓋地,發表於大小報紙,有多少大秀才、大寫手參加呀,《論共產黨員的修養》被批倒了嗎?
諸葛亮有諸葛亮的用處,臭皮匠有臭皮匠的用處,為何拿臭皮匠與諸葛亮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