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澱粉蛋白抗體,能清除造成阿茲海默症的類澱粉斑塊。圖╱網路
編譯╱韋士塔
阿茲海默症會對腦部組織造成持續且不可逆的損害,使患者認知功能逐漸喪失,行為能力退化,最後導致死亡;目前多以膽鹼酯酶抑制劑等藥物治療,但僅適用於輕度或中度患者,且療效有限,並有肝臟功能耗損等副作用。如今,科學家已開發使用抗體和疫苗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新方法。
阿茲海默症是造成失智症的原因之一,一般認為主要成因是類澱粉蛋白-beta(amyloid-beta)形成Aβ纖維(Aβ fibrils),在腦部沉積並形成類澱粉斑塊,造成腦神經死亡。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把阿茲海默症列為21世紀5大重要疾病之一,因為這種疾病迄今仍無法有效預防和治療。
英國萊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Leicester)、德國哥廷根大學醫學中心(University Medical Centre Gottingen)和醫學研究慈善機構LifeArc的研究人員合作,發現一種抗體療法和一種利用蛋白製造的疫苗,能有效減緩阿茲海默症的症狀;這項研究結果,已發表於《分子精神病學》(Molecular Psychiatry)期刊。
研究人員指出,這兩種療法都不是針對類澱粉蛋白,而是針對另外一種被認為帶有毒性的蛋白質。他們以實驗室老鼠進行的測試顯示,新的療法和疫苗能夠抑制阿茲海默症惡化,減少類澱粉斑塊的沉積,甚至能恢復部分記憶和神經細胞的功能。
哥廷根大學醫學中心的貝爾(Thomas Bayer)教授說:「過去有關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臨床試驗,都聚焦於清除類澱粉斑塊,但這些治療方案都無法有效治療或改善症狀,有些甚至加劇病況或產生不良副作用,因此我們決定嘗試不同的方法。」
貝爾表示:「我們在老鼠體內發現一種抗體,它能夠中和被截短的類澱粉蛋白-beta,但不會與正常形態的蛋白質或斑塊結合。」
隨後,LifeArc的科學家進一步修改這種抗體的基因編碼,讓人體免疫系統不會將其視為外來物而加以排斥。
萊斯特大學結構與化學生物學研究所的卡爾(Mark Carr)教授,研究這種被稱為「TAP01-04」的抗體如何與蛋白質結合,發現這種蛋白質以髮夾狀結構向後摺疊。他表示:「發現如此明確的結構,讓研究團隊得以對蛋白質進行改造,穩定髮夾形狀,並以相同的方式與抗體結合。」
他們在老鼠體內植入改造過的類澱粉蛋白時,發現確實產生了TAP01型抗體,有助恢復神經元功能,並且能增加大腦中的葡萄糖代謝,恢復記憶力,甚至減少類澱粉蛋白斑塊的形成。
LifeArc的研究人員指出,最新的抗體治療法和新疫苗,能夠破壞惡性蛋白質,初步的成果令人振奮。研究團隊接下來的目標,是展開人體臨床試驗。
卡爾教授表示:「如果動物實驗的結果能夠在人體上複製,這種創新的療法和疫苗將帶來革命性的變化。這不僅有可能治療阿茲海默症,也可能以接種疫苗的方式避免人們出現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