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蟲書,亦稱「蟲書」或「鳥蟲篆」,是篆書中的花體。
白文方章。鳥蟲書。
一九六五年,一支考古隊,在湖北省江陵望山挖掘春秋楚墓時,發現了一柄青銅劍,拔劍出鞘,青光炫目,寒氣襲人。
此劍雖然掩埋地底兩千餘年,卻毫無鏽蝕,薄刃鋒利,劍身中脊起陵,滿飾黑色菱形暗格幾何花紋,劍身一面近格處,刻著兩行鳥蟲篆銘文,經譯註共八字:「越王勾踐,自乍(作)用劍(左金右僉)。」
由出土文物可證實,此類書體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出現,而且用於王室貴族,一直延續到兩漢時期仍在使用。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秦書八體,四曰蟲書」、「新莽六書,六曰鳥蟲書,所以書幡信也。」說明在秦、漢及新莽多用於旗幟和印信,尤其在漢印中不乏鳥蟲書入印的實例,常見於私印,以白文為多。
這方「美意延年」閒章就是以白文鳥蟲書而創作的,印章邊款:「以鳥蟲書治美意延年四字,自覺尚不惡,俊光並識。」未能採拓,僅以文記述。
由於此種字體兼具造形藝術美感與文字意涵,筆畫盤旋屈曲,線條委婉多姿,粗細變化豐富,似書似畫,用以刻製常用的祝頌語,心情舒暢快樂,饒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