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中國古城珍貴歷史影像:東北地區(14-1) 金州、海城、錦州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21.11.12 語音朗讀 195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1930年,遼東海城城牆下的五金店。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930年代,海城北門外朝鮮民族聚居地。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930年代,海城中央大街,連接南門與北門。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946年,錦州城內街道。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1930年代,金州城外的泥濘道路。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930年代,海城南門的魁星樓。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930年代,海城城牆外農莊。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1930年代,金州城街景。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金州、海城、錦州均位於中國東北遼寧省,是東北地區連接華北地區的要道。因地理位置關係,時有戰爭,城牆也起了重要的保護與防禦作用。海城古城歷史可追溯至明代洪武九年(1376)之前,曾在原有夯土城牆的基礎上修建青磚城牆。清代年間多次修復城牆,當時海城古城有五個城門,北門來遠門、西門臨清門、南門廣威門,這三門有城樓,而小南門、東門鎮武門都沒城樓。海城古城為甲午戰爭戰場,日軍入侵,城門上的青石門額也被劫走。甲午戰爭中,金州城受到侵華日軍的砲火摧殘,牆垣嚴重損壞。雖在1898年由金州副都統募款修復東、北兩座門樓,但在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金州城垣再次損毀。其中,東門更是被炸得幾乎坍塌,在日本占領金州城後,基於統治目的,才對金州城進行部分修復,並將城內的泥土路面改建成砂石路面。日俄戰爭在金州城激戰後,乃木希典寫下了「山川草木轉荒涼,十里風腥新戰場。征馬不前人不語,金州城外立斜陽」一詩,感嘆戰爭滄桑。錦州古城歷史悠久,原有城門四座,分別為東門寧遠門、西門廣順門、南門永安門、北門口,今已全部拆除。 前一篇文章 【藝遊色彩間──蔡素緞水彩畫個展】 楓紅時節 下一篇文章 【大江南北】 草嶺古道 熱門新聞 01薑黃抗發炎保護大腦 清自由基防智力退化2025.07.29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12025.07.2903淨業林念佛 新加坡信眾回佛光山精進2025.07.2804南區佛光金剛知賓 打造一流佛光品牌2025.07.2805【閃文集】 喵聲的魔法2025.07.2906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7全民閱讀博覽會 南華大學傳遞書香 共建修行沃土2025.07.2908斑駁的兒時記憶 2025.07.2809菲律賓跨宗教聯合祝禱 佛光山與會2025.07.2810【寶島踏查】 松園別館:從軍事到藝文2025.07.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優游藝林】浮在水面的佐川美術館 【歷史現場】從戍衛海疆到軍艦博物館 德陽艦的奇幻轉型【走進大西南】中國西南民族體質調查(上)【五十三參──慧裴法師攝影巡迴展】守著自己的寶藏【大江南北】北寧公園夏日賞荷 【民俗資產】走讀屋脊上的守護獸 作者其他文章【時光走廊】福星台灣:台灣城鄉建築大觀 ( 18-8) 日本殖民:台北市【時光走廊】 蘇北、山東諸城【時光走廊】中國古城珍貴歷史影像:東北地區(14-4) 鄉間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