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中國古城珍貴歷史影像:東北地區(14-1) 金州、海城、錦州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21.11.12
1435觀看次
字級
1930年,遼東海城城牆下的五金店。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930年代,海城北門外朝鮮民族聚居地。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930年代,海城中央大街,連接南門與北門。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946年,錦州城內街道。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930年代,金州城外的泥濘道路。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930年代,海城南門的魁星樓。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930年代,海城城牆外農莊。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930年代,金州城街景。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金州、海城、錦州均位於中國東北遼寧省,是東北地區連接華北地區的要道。因地理位置關係,時有戰爭,城牆也起了重要的保護與防禦作用。

海城古城歷史可追溯至明代洪武九年(1376)之前,曾在原有夯土城牆的基礎上修建青磚城牆。

清代年間多次修復城牆,當時海城古城有五個城門,北門來遠門、西門臨清門、南門廣威門,這三門有城樓,而小南門、東門鎮武門都沒城樓。海城古城為甲午戰爭戰場,日軍入侵,城門上的青石門額也被劫走。

甲午戰爭中,金州城受到侵華日軍的砲火摧殘,牆垣嚴重損壞。雖在1898年由金州副都統募款修復東、北兩座門樓,但在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金州城垣再次損毀。其中,東門更是被炸得幾乎坍塌,在日本占領金州城後,基於統治目的,才對金州城進行部分修復,並將城內的泥土路面改建成砂石路面。日俄戰爭在金州城激戰後,乃木希典寫下了「山川草木轉荒涼,十里風腥新戰場。征馬不前人不語,金州城外立斜陽」一詩,感嘆戰爭滄桑。

錦州古城歷史悠久,原有城門四座,分別為東門寧遠門、西門廣順門、南門永安門、北門口,今已全部拆除。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