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一點,蓓蓓背著書包推開和平會會館的大門,一如往常大聲跟老師們問好。
回憶起三年前,蓓蓓剛到課輔班時,總是一頭散髮,不發一語獨坐在牆角,無論社工楊老師如何的引導,她就是不說話,也不參與任何的活動,「哭」則是她解決所有問題的唯一方式。
原來,蓓蓓四歲時,爸爸、媽媽就不在了,由爺爺一手把她帶大。但爺爺年事已高,蓓蓓常常有一餐沒一餐,加上不知道如何教導,蓓蓓各方面都落後同學許多,小朋友也都離她遠遠的,致蓓蓓嚴重信心不足。
經過楊老師和課輔老師,不厭其煩輪流與陪伴蓓蓓三年,如今蓓蓓開始懂得如何打點自己,也敢大方正視旁人了。
雖然如今蓓蓓連基本的ㄅㄆㄇㄈ都背不全,但她已經可以幫忙輔導班上的孩子,甚至與社工楊老師一起關心社區中的老人家,這一點一點地改變,看在長期陪伴蓓蓓的老師眼中,覺得十分高興。
楊老師說,目前台灣各鄉鎮,有很多隔代教養的孩子,全靠爺爺奶奶拾荒、資源回收與老人年金過日子,令人憂心其可能一代接一代的貧困下去。
世界和平會在全省各縣市輔導的孩子中,像蓓蓓這樣的孩子很多,也有很多像楊老師這樣有愛心的社工員,每天勤奮的為小朋 友施肥、澆水,期待透過學習、教育與長期的陪伴,提供小朋友成長所必需的養分。
和平會徵求願意成為孩子們陽光的善心人士,捐助弱勢孩子的課輔經費,照亮更多孩子的生命。有意加入者可洽:(○八)七八○六二八六或○九二七七○六七五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