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富豪皮諾特,把巴黎證券交易所改建為藝術博物館。圖/網路
編譯/韋士塔
法國富豪皮諾特(François Pinault),對所謂的「約定俗成」嗤之以鼻,這位從木材交易起家,最終建立零售帝國,並創辦奢華精品開雲集團(Kering)的傳奇人物,以「不走別人走過的路」為座右銘;他在巴黎打造的當代藝術博物館,也充分反映他的信念。
皮諾特出身農村,但在競爭殘酷的商場闖出一片天地,把一家小型木材公司打造成為一個價值420億美元的奢侈品集團,證明他的過人之處。他對藝術品的看法,同樣與眾不同;他表示,多年前印象派或立體派作品蔚為風潮時,他已心生厭倦,曾說「當代藝術家,同樣能創造出不朽的作品」。
皮諾特決定以博物館和獨特的改造計畫,在藝文界展現他的理念。皮諾特多年來一直想在巴黎打造一家博物館,展出自己收藏的藝術作品。20年前,他曾試圖收購位在巴黎市郊的一家廢棄汽車廠,但交易並未成功。
如今,皮諾特再次獲得機會,也成功圓夢。他委託曾獲得1995年普立茲建築獎(號稱「建築界的諾貝爾獎」)的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耗資近2億美元,把建於19世紀初的巴黎證券交易所,修復改建為「巴黎證券交易所─皮諾特私人美術館」(Bourse de Commerce: Pinault Collection)。
這家當代藝術博物館位在巴黎市中心,展示皮諾特的私人收藏品。皮諾特是資深收藏家,擁有約400位藝術家的一萬多件作品,包括繪畫、雕塑、照片。儘管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博物館的開幕時間兩度延後,最終仍順利在今年5月下旬開幕。
擔任這家博物館館長的貝特諾(Martin Bethenod)說:「皮諾特此舉,是對法國歷史的翻新。」這座老建築散發歐洲宮廷式的典雅富麗,安藤忠雄則以現代極簡風格聞名,看似將產生衝突;然而,安藤忠雄的留白作風和代表性的清水模,成功融入古典的建築,保留具有歷史感的壁畫,浮雕式的收邊襯飾和莊重氛圍,並導入新穎的設計,創造出一座「連接過去、現在及未來的建築」,也成為展示當代藝術作品的理想空間。
皮諾特在這座博物館展出許多非裔美籍藝術家的作品,包括哈蒙斯(David Hammons)和詹姆斯·馬歇爾(Kerry James Marshall);這些作品反思了種族主義的醜陋及其造成的持久創傷。
皮諾特並未買下這棟建築物,而是向巴黎市政府承租50年,安藤忠雄設計的圓柱,在租約期滿能夠移除;這項做法也提醒所有人,博物館的壽命不是永恆。皮諾特藉此表達了「無常」概念,沒有什麼能永垂不朽,也沒有什麼會徹底消失。
今年84歲的皮諾特以「麻煩製造者」自居,對「顛覆」的興趣甚於永恆。他表示:「人生本就無常,我不會對自己所剩的時間過於執著。面對悠久的歷史,每個人都該保持謙卑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