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爺蟬頭部後方的淡綠紋,彷彿狐狸的臉,因此又被稱為「狐狸蟬」。圖∕嘉義林管處提供
【記者江俊亮嘉義報導】台灣爺蟬數量非常稀少,已被公告為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目前在曾文溪中上游尚有數處保育熱點,由嘉義林管處架設自動相機監測,最近拍到保育類的麝香貓母子,以及台灣野山羊、台灣野豬等動物,令人驚喜。
嘉義林管處指出,爺蟬是台灣體型最大的蟬類,因為蟬身和前後翅都是黑色,因此被喻為蟬中的「黑美人」。此外,爺蟬頭部後方有美麗的淡綠紋,彷彿狐狸的臉,因此又有「青頭蟬」、「狐狸蟬」的美名。
由於台灣爺禪擁有華麗的外表,過去曾被大量捕捉製成標本,加上棲地遭破壞,讓牠們的數量非常稀少,已被公告為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目前在嘉南地區曾文溪中上游尚有熱點棲地,由林管處自二○一九年起委託嘉義大學進行生態研究。

台灣爺蟬羽化情形。圖∕嘉義林管處提供
嘉義大學研究團隊指出,台灣爺蟬鳴聲異常響亮,偏好棲息在台灣梭羅樹上,成蟲發生期約五至八月,經監測發現,今年台灣爺蟬數量較前年略少,研判是受到今年春季乾旱影響。
為了守護台灣爺禪棲地,避免棲地遭破壞及爺蟬遭盜捕,嘉義林管處除了以課程培力、社區巡守等方式守護爺蟬熱點棲地外,並在棲地內架設監測自動相機,令人驚喜的拍攝到麝香貓帶著幼貓出遊的畫面。

台灣爺蟬保育棲地(樹右下方)拍攝到麝香貓母子出遊畫面。圖∕嘉義林管處提供
林管處指出,麝香貓是夜行性動物,也是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牠的特徵是尾部有八至九節的黑白相間環帶,因此又被稱為「九節貓」。之所以被稱為麝香貓,是因為牠們會分泌特殊氣味的「麝香腺」,並將氣味塗抹在活動範圍內來標示領域。
此外,監測自動相機也拍攝到台灣野山羊、台灣野豬等野生動物在台灣爺蟬保護區出沒的畫面,可以說爺蟬棲地白天晚上一樣熱鬧,不僅代表台灣爺蟬棲地受到良好保護,同時也保護其它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