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整理/林育辰 |2021.11.05
1799觀看次
字級
坎培歐和妻子與廚師共同發明的提拉米蘇,如今成了義大利代表性甜點,廣受許多國家歡迎。圖╱美聯社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 26)主席夏瑪,10月31日在大會開幕儀式致詞。圖╱法新社
臉書2日宣布將關閉平台的臉部辨識系統,並全數刪除從超過10億用戶收集的相關資料。圖╱法新社
天主教教宗方濟(右),10月29日在梵蒂岡會見美國總統拜登,討論解決貧窮議題。圖╱美聯社
南韓統計廳2日公布,民生物價指數上升4.6%,為10年多來最大增幅。圖為民眾走過首爾市政廳。圖╱法新社
南太平洋島國東加王國10月29日發現首件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民眾在一處接種站排隊接種疫苗。圖╱法新社

整理/林育辰

10/29

梵蒂岡

拜登會晤教宗 討論解決貧窮議題

美國總統拜登展開歐洲行,首站於10月29日覲見天主教教宗方濟,雙方會談90分鐘,討論解決貧窮、氣候變遷和種族不平等議題,氣氛良好,笑聲不斷。拜登從禮車下車後和梵蒂岡官員握手致意,第一夫人吉兒則按照傳統,穿著黑色服裝。

拜登是甘迺迪之後,美國第2位天主教徒總統。他送給教宗一件1930年代華府天主堂神父主持彌撒時穿的手織禮服,該教堂是拜登就任總統後首度參加彌撒的教堂。教宗則回送一件繪有朝聖者前往聖伯多祿大教堂的陶器。

10/29

東加

通報首個新冠病例 島國淨土淪陷

擁有10萬人口的南太平洋島國東加,10月29日通報了首例新冠病例,象徵這塊全球少數未被疫情入侵的淨土遭攻破。該名染疫旅客為已完整接種疫苗的男子,是從紐西蘭搭機,10月27日在機場入境時採檢確診。

當局如臨大敵,首都努瓜婁發所在的主要島嶼東加塔布島,當天開始實施防疫封鎖措施,直到本月9日。大多居住在該島的人民僅約1/3完整接種兩劑疫苗,首起確診病例傳出後,促使數以千計民眾趕忙接種疫苗。衛生部表示,島上並未發生社區傳播。

10/30

義大利

創代表性甜點 提拉米蘇之父辭世

享有「提拉米蘇之父」稱號的餐廳老闆坎培歐(Ado Campeol)10月30日辭世,享耆壽93歲。這道甜品是由他的妻子與廚師共同發明,源自製作香草冰淇淋時湊巧的發現,命名為「提拉米蘇」(Tiramisù),即義大利語「帶我走」的意思。

提拉米蘇由浸泡過咖啡的餅乾和馬斯卡彭乳酪製成。1972年,坎培歐家族把這道甜點放上餐廳菜單,但從未申請專利。1981年,提拉米蘇登上地方美食刊物,如今成了義大利代表性甜點,廣受許多國家歡迎。

10/31

英國

COP 26揭幕 盼巴黎協定達標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 26)10月31日開幕。大會主席夏瑪(Alok Sharma)在開幕式上表示,全球各地已透過洪水、龍捲風、野火、破紀錄高溫等現象,切身感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他呼籲各國共同努力,避免全球暖化帶來最具災難性的影響。

夏瑪強調,這場峰會是按照《巴黎氣候協定》目標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1.5℃內的「最後、最佳希望」。世界領袖在本屆峰會中,說明各國遏制溫室氣體排放與應對氣候變遷所做的努力。

11/1

大陸

搶入數位經濟 申請加入DEPA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1日致信紐西蘭貿易與出口增長部長奧康納,向「數位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保存方紐西蘭正式提出申請加入DEPA。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30日以視訊參加G20峰會時,指數位經濟是科技創新重要前沿,呼籲各國幫助發展中國家消除數位鴻溝,並指大陸高度重視數位經濟國際合作。

DEPA最早由新加坡在2019年提出,目標是利用數位經濟的潛力,替小型經濟體創造利潤,同時製造機會,讓更多人與中小企業融入國際經濟。

11/1

日本

500日圓硬幣 21年來首度改版

財務省1日開始發行全新500日圓硬幣,為21年來首度改版,財務省計畫明年3月底前鑄造2億枚新幣,市面流通的約50億枚舊幣仍可繼續使用。新幣採用包層技術,在同一枚硬幣上頭使用了鎳黃銅、白銅、銅3種金屬。

硬幣中央是兩種金屬的三明治構造,外圍再套上一圈由另外一種金屬所製成的圓形外框,為了防偽採取雙色設計。硬幣邊緣的刻痕採用了不規則形狀,硬幣表面的上下兩側有細小的「JAPAN」字樣,左右兩側有細小的「500YEN」字樣。

11/2

美國

臉書關閉人臉辨識 刪10億人資料

由於臉部辨識相關科技疑慮日益增加,及監管機構加強審查,臉書2日回應外界對侵犯隱私的疑慮,宣布將在未來幾周關閉自動辨識出現在用戶數位照片的人臉功能,並全數刪除從超過十億用戶收集的相關資料,這是臉書建立全球臉部資料庫關鍵機制。

隱私權倡議人士樂見這項消息,但部分人士擔心此舉是為了博取好感。臉書在對抗吹哨者爆料之際,日前將母公司更名為Meta,以期從醜聞纏身的社群媒體,成為對未來懷抱虛擬實境願景的公司。

11/2

南韓

民生物價指數 創10年最大增幅

統計廳2日公布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108.97,較去年同月上升3.2%,為2012年1月以來最大增幅,其中民生物價指數上升4.6%,為10年多來最大增幅。民生物價指數由460種商品中,一般民眾購買率最高的141種計算,其中非食品類以石油類產品價格上升27.3%增幅最大,食品類的農畜產品增幅趨緩。

相關單位說明,10月物價指數若扣除去年低基期影響,增幅與9月的2.5%差不多。11月因國家油價上升及全球供給網不穩定等因素影響,預估維持增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