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整理/林育辰 |2021.10.22 語音朗讀 190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德國電價暴增23%,圖為第二大電力供應商萊茵集團工作人員在高壓輸電塔作業。圖╱美聯社莫斯科地鐵15日宣布啟動臉部辨識車票支付系統「Face Pay」,號稱開全球先例。圖╱法新社社群網路巨擘臉書因未提供收購Giphy資訊,遭英國競爭及市場管理局重罰19億3658萬元。圖╱美聯社明年北京冬季奧運聖火點燃儀式18日在希臘舉行,女演員克喬治烏扮演儀式的最高女祭司。圖╱美聯社日本財務省20日公布,日本9月出口年比成長13%,僅是8月成長步調的約一半。圖╱美聯社沙烏地阿拉伯聖城麥加的大清真寺,17日取消社交距離規定,朝聖民眾肩並肩祈禱。圖╱美聯社NASA小行星探測太空船「露西號」(Lucy)16日升空,展開為期12年的任務旅程。圖╱美聯社印尼總統佐科威(前排左1)19日邀駐印尼使節共同種植紅樹林,並聚焦氣候議題。圖╱中央社 整理/林育辰10/15俄羅斯刷臉付費搭地鐵 莫斯科開通了莫斯科地鐵15日宣布啟動臉部辨識車票支付系統「Face Pay」,號稱開全球先例。乘客只要透過當地地鐵App「Moscow Metro」設定Face Pay,於Moscow Metro中註冊照片、用來支付車票的金融卡資訊,之後通過逾240處地鐵站指定驗票閘門時,完全不需出示手機,只要眼睛看向攝影機,就能進入地鐵。莫斯科交通局強調,所有存放在Moscow Metro程式中的資料都是加密的,閘門的攝影機所比對的是程式中存放的生物金鑰,而非人臉影像或是個人資料。10/16美國露西號升空 探索木星小行星群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16日於佛州卡納維爾角發射探測器露西號(Lucy)升空,展開為期12年任務,探測繞行木星軌道前後的特洛伊小行星群;咸信這批小行星是「時間膠囊」,收有太陽系在46億年前誕生的奧祕。露西號總成本9.81億元(約新台幣274億3200萬),其中一個儀器含6.7克拉人造鑽石。它將以距離行星表面不足400公里的高度,飛越目標進行觀測,並透過內建儀器、大型天線,探測8個小行星的地質結構,包含成分、密度、質量、體積等。10/17沙烏地大清真寺 重見信徒並肩祈禱伊斯蘭聖城麥加的大清真寺,17日取消社交距離規定,恢復正常容留人數,信徒肩並肩祈禱的景象得以再現,這是自去年新冠疫情以來首見,但朝覲者仍需完整接種疫苗,在寺內得戴口罩,天房(Kaaba)仍不對外開放。疫情不僅嚴重擾亂穆斯林的朝聖之旅,也對沙烏地阿拉伯造成影響;朝覲和副朝覲是沙國關鍵收入來源,每年可帶來高達120億美元收益。沙國8月宣布,允許已打疫苗的外國信徒入境參加副朝覲,副朝覲通常吸引數以百萬計信徒參與。10/18希臘北京冬奧聖火 依循古禮點燃2022北京冬季奧運聖火點燃儀式18日中午12時在希臘舉行,依循古禮,奧運聖火火把在赫拉神廟(Temple of Hera)遺跡,利用凹面鏡匯聚陽光點燃。受疫情限制,儀式僅有國際奧委會(IOC)主席巴赫、希臘奧會和中國大陸奧會成員,以及希臘總統薩克拉洛普魯與接種過疫苗的媒體出席。今年也打破慣例,不在希臘接力傳遞火炬,而是於19日直接帶到雅典的帕那辛納克體育場(Panathenaic Stadium),交接給2022年北京冬奧代表帶回大陸。10/19印尼承諾減碳 佐科威邀國際使節種樹總統佐科威19日邀駐印尼使節,前往婆羅洲北加里曼丹省塔納蒂東縣(Tana Tidung)共同種植紅樹林,並聚焦氣候議題。活動獲得世界銀行駐印尼暨東帝汶代表卡柯寧(Satu Kahkonen)、法國、捷克、芬蘭、瑞士等國大使的讚許,因為紅樹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強,這也顯示印尼對減碳的承諾。佐科威表示,開發中國家如果沒有資金、科技協助,很難應對氣候變遷議題,呼籲已開發國家兌現每年提供氣候基金,協助開發中國家對抗氣候變遷的承諾。10/20英國未提供收購資訊 臉書挨罰19億競爭及市場管理局20日表示,社群網路巨擘臉書因故意拒絕呈報有關收購動態圖像新創公司Giphy的資訊,遭罰5050萬英鎊(約新台幣19億3658萬元),管理局表示,鑑於已多次向臉書發出警告,他們認為臉書是蓄意不遵守規定,這是首次有公司故意違反這樣的命令。此外,管理局還對臉書處以50萬英鎊(約新台幣1923萬元)罰款,原因是臉書未先取得該機關同意下,兩度更換法遵長。管理局也表示,針對臉書收購Giphy的交易調查仍繼續。10/20德國9月PPI同比升14.2% 近半世紀最猛聯邦統計局20日公布,由於能源產品成本大漲,天然氣價格比一年前激增58.9%,電價也暴增23%,德國9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比去年同期勁揚14.2%,不僅比預期高,更是1974年10月以來最大增幅──當時全球正遭逢石油危機,導致PPI飆升14.5%。歐盟統計局同日公布,歐元區19國的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終值較8月增加0.5%,比1年前增加3.4%,不僅為13年最高,也超過歐洲央行(ECB)的目標通膨率2%,不過ECB預期,消費者物價升幅明年可望放緩。10/20日本供應鏈瓶頸拖累 汽車出口減4成財務省20日公布,上月汽車出口年比銳減40%,為7個月來首見下滑。日本9月出口年比成長13%,僅是8月成長步調的約一半。儘管鋼鐵和晶片零組件出口上揚,但被汽車出口下滑抵銷。經濟學家原先預估整體成長步調會減緩至10.5%。經季節調整後,日本9月出口較前月下滑3.9%,為2月來首度出現月比下滑的情況。出口數據再度證明,新冠疫情引發的供應鏈瓶頸正拖累全球貿易。對日本而言,出口轉弱將讓帶動經濟復甦的重責更加轉移到消費者支出上。 前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下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3培養裁判、經營球隊 日女體大全方位育才2025.07.0404【光影紀事】交大電子所草創時期側寫2025.07.0405巴西玉米豐收節 如來寺傳揚三好2025.07.0406洛杉磯協會知賓 內外兼修展開服務2025.07.0307【老師的話】 解決煩惱的妙方2025.07.0508【生活智人140】「愛自然」執行董事勞利 展現自然照片的驚人威力2025.07.0509戴維思 用一萬步希望教養早產雙胞胎2025.07.0510陸宣布 啟用W121銜接航線2025.07.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作者其他文章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