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王錫璋
文/王錫璋
同安街自晉江街往河堤方向去,一向是巷弄交雜相錯的地區,你不會看到整齊如棋盤的街巷排列,尤其晉江街,有台北市最窄小街道之稱,有處最狹小的地方,一輛小汽車還難能通過呢。
昔日這區域,因地勢低窪,作家舒國治在《水城台北》一書中曾說不是宜居之地。但後來也蓋了不少公寓、樓房,成為人口密集區域;密集,只有雜亂,自然也就不會有幽雅。
但自從幾年前,同安街底修復了紀州庵古蹟建築,以及設了城南文學森林之後,因為常有文學活動和文人進出,附近巷弄,竟然也有點改變了。
同安街地磚有文學詩句、巷弄的牆壁時常看得到壁畫,咖啡小店增加了,讓昔日的老舊社區,增添了點文學、藝術的氛圍。
若走過城南文學森林,在金門街尾的巷頭,會看到一家企業顧問公司,老闆為了敦親睦鄰,每周總有幾天會賣起自製小蛋糕和推銷南投的有機茶和米,門前布置以石塊、枯木組成,在巷弄的水泥公寓中,更顯出特色。
從這巷弄再往汀州路方向行去,咖啡店就多起來了;其中一家很具風味:店雖小,卻吹希臘風,牆簷和牆壁深藍,搭配直條黃色欄竿和窗框格樣,將店面藝術化了一番,尤其梁柱突出一腳踏車籃和前輪,更有3D立體化樣態了。
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商品廣告招牌設計:一隻黃貓破出木框,伸出頭來,好像在呼喚著客人進來喝杯飲料或吃個漢堡啊。貓是最療癒人心的呀,主人最懂得。
一個紀州庵古蹟和一片城南文學森林,改變了附近巷弄的風景,里仁為美,這「仁」字,若指文學,也就是文學環境會讓里鄰巷弄變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