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超市買雞蛋時,我們一定都會小心翼翼的捧著,深怕一個不小心就把裡頭的蛋給打破了。但同學有沒有想過,既然雞蛋這麼脆弱,那為什麼卵生動物在孵蛋時,很少會把自己辛辛苦苦產下的蛋給弄破?
圖/米各
到超市買雞蛋時,我們一定都會小心翼翼的捧著,深怕一個不小心就把裡頭的蛋給打破了。但同學有沒有想過,既然雞蛋這麼脆弱,那為什麼卵生動物在孵蛋時,很少會把自己辛辛苦苦產下的蛋給弄破?
圖/米各
文/鄭可安
到超市買雞蛋時,我們一定都會小心翼翼的捧著,深怕一個不小心就把裡頭的蛋給打破了。但同學有沒有想過,既然雞蛋這麼脆弱,那為什麼卵生動物在孵蛋時,很少會把自己辛辛苦苦產下的蛋給弄破?
尤其在白堊紀時代,作為陸地霸主的暴龍動輒以公噸計重,若用如此龐大的身軀來孵蛋,簡直就像是一台大卡車,壓在直徑只有40公分的蛋上。很難想像蛋裡的小恐龍,究竟是怎麼安然無恙的在裡頭成長,靜待成熟時才破殼而出?
拱橋設計 分散壓力
過去,科學節目曾設計一場測試鴕鳥蛋耐重程度的實驗,相信聰明的同學都知道,鴕鳥蛋的外殼非常堅硬,必須要用錐子或鐵鎚才能敲破。可是就算鴕鳥蛋再怎麼堅固,總不可能承受整個人的重量吧?於是,主持人找來一位體重約45公斤的女性,雙腳踩在鴕鳥蛋上,觀察蛋是不是會被人的體重給壓破。
然而,鴕鳥蛋不但沒破,甚至連一點裂痕也沒有,即便後來找了身材魁梧的90公斤大漢來踩,它依舊是完好無缺,不禁讓人讚歎鴕鳥蛋超乎想像的承重能力。
看到這裡,同學可能會覺得鴕鳥蛋原本就比較堅固,雖然可以支撐人的體重讓人驚訝,卻也還不到令人驚豔的程度。那麼,同學相信雞蛋同樣可以支撐一個人的重量嗎?實驗流程是這樣的:實驗者在一塊泡棉上放顆雞蛋,再覆蓋一層泡棉,使蛋穩妥的包在兩層泡棉之間,上方再設計可以讓雙腳平均向下踩踏的鐵板。奇妙的是,經過這道工序,雞蛋就像被賦予了神奇的力量,即便施加成人的體重也不會讓蛋殼破裂。
為什麼只要加了泡棉,蛋就變得這麼堅固?這個原理類似於「拱橋」的設計。拱橋的中心之所以能騰空而不會倒塌,關鍵在於各方向的力之間巧妙的平衡;同樣的,順著蛋殼弧度包覆的泡棉,可以平均分攤外物施加的力,達到緩衝的效果。最終,被分散掉的力和地面給予的反作用力相互抵銷,使蛋的本體不會遭受到足以被破壞的力量。
動物脂肪 如同泡棉
除此之外,動物的腹部有著豐富的脂肪層,以最常見的雞為例:母雞在孵蛋時總會一屁股坐在整個蛋窩上。此時,牠下腹部的柔軟脂肪就會像泡棉一樣,順著蛋殼的弧度包覆在雞蛋上,如此一來,母雞本身向下壓的體重被分散掉,蛋也就能完好無缺的在適當的溫度下,靜待孵化時機的到來。
雖然蛋比我們想像中要來的堅固許多,不過在採買時還是要小心,否則若因為施力不當或產生碰撞,導致力集中在殼上的某一個點無法分散時,蛋還是會應聲破裂的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