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城濱海公路海邊 刻著斗大譗福神豃二字 比草嶺古道虎字碑還早4年 保存完整
【本報頭城訊】宜蘭縣頭城鎮蝙蝠山下的海邊群岩中,有一座一百四十四年歷史的「福神石碑」,立碑年代比草嶺古道上的「虎字碑」還早四年,保存完整,鎮公所昨天會勘後,決定納入文史景點。
這座有如巨石大的「福神石碑」,位在北部濱海公路頭城鎮更新路段旁海邊,噶瑪蘭文化研習社學員許正龍調查發現,石碑中央刻著斗大的「福神」兩個字,為雙鉤廓填字形,落款為同治癸亥年(即一八六三年)八月二十九日「鄭志立石」。
福神石碑就在海邊,颱風漲滿潮時還會被淹沒,但潮來潮往百餘年,石碑及字形完整,是附近居民口耳相傳的奇石。頭城鎮公所主任秘書賴清柱昨天會勘時,文化義工劉厚漢說,福神石碑立碑處,原來是淡蘭古道舊道,福神就是福德正神、土地公,應是立碑護佑商旅。
劉厚漢說,相傳福神石碑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曾被轟炸斷成三截,但中截落底座前,上截福神石刻,穩立底座上,像沒有被破壞過一樣,石碑對面即山形很像張翼蝙蝠的蝙蝠山,山下有被稱為蝙蝠尿的湧泉,石碑背對的則是大海及龜山島,景觀很好。
賴清柱指出,福神石碑是重要文史遺蹟,值得保存,未來將與附近的蝙蝠山、金斗公廟、海濱石塔、舊鐵道遺址等資源一起整體規畫,發展為結合自然、人文、休憩的「望龜園林」。